如何与导师沟通交流【精选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与导师沟通交流【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如何与导师沟通交流【精选推荐】

 

  如何与导师沟通交流 导师的选择对于报考某些院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复试中有时起着决定作用。

 但也有为数不少的院校对导师选择是不做要求的。

 这些学校一般是录取后, 通过师生相互间的了解, 进行双向选择。

 当然, 如果能够联系上一个看好你的素质和能力的老师, 那么必然给你带来很多的帮助, 即使他/她没法决定录取你, 但他⁄她在帮助你了解专业科研方向、 专业实力、 专业报考与录取情况方面以及在复试科目的重点、 考查形式等方面给予你的指点都是有帮助的。

 因此, 尽力联系一个好导师(即使最终他/她没有成为你的导师)

 , 与他⁄她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很重要的。

 以下简要探讨如何选择好导师, 以及如何与导师进行有效地沟通。

  1 .什么时候选导师?

 根据院校要求而定。

 如果院校对选导师有要求, 在开始准备复习时就应选择导师。

 如果院校没有要求, 则可以先全力以赴准备初试, 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

 考完后可以对答案, 估分数, 再结合以前的录取线(要根据该年试题的难度进行调整)

 , 大致估计下自己是否能够进入复试。

 在成绩出来之前, 多了解一下各位老师的基本情况。

 分数出来后, 双向选择导师。

  需要特别提醒一下的是, 参加调剂时一般需要事先联系导师。

 2.选择什么样的导师?

 理想的参照系是这样的:

 (1 )

 人品好的导师。

 研究生阶段, 老师的为人必然对你, 甚至对社会都会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个好的导师, 一般都很谦虚, 尊重学生, 给研究生一个很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 并且很信任你, 知道你一直在努力和刻苦工作。

 这个一般要通过学长才能了解到, 当然也可以在跟导师的联系交往中看出来。

 (2)

 科研能力强的导师。

 读研究生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自己的科研实力, 为毕业后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做准备, 而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形成的。

 如果导师的科研能力不行, 完全靠研究生自己摸索的话, 要想在某方面有所建树就会比较困难。

 另外, 在经济技术一体化的今天, 导师的科研能力不行很可能意味着导师的科研经费少, 科研经费少就无法保

  证一些实验的顺利进行。

 所以报考前应该尽量对导师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有一些了解。

 看看导师的科研经费是否充足, 科研课题是否比较多, 是否比较前沿。

 当然, 对大部分名校来说, 导师的科研经费是不成问题的。

 (3)

 与自己性格相符的导师。

 首先要分析自己是什么性格, 是主动型、 外向型, 开朗活泼型的, 还是被动型, 内向型, 沉默少动型的。

 不同性格的老师有各自行事的风格, 喜欢不同类型的学生, 而通常你是没有资格要求老师来迁就你的个性的。

 (4)

 导师科研方向与自己的兴趣、 专业追求相符合。

 要尽可能从自己的兴趣出发, 深入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 选择那些科研方向与自己兴趣一致的导师。

 这可以通过导师近期发表的论文以及最近研究的课题来了解。

 此外, 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看自己是喜欢理论还是喜欢实践。

 如果自己喜欢理论研究,在选择导师时就应该偏向于做理论方面的导师, 最好找一个教授级别的老师; 而感觉自己适合偏重实践方面, 在选择导师时也应有所偏向, 最好找工程项目多一些的导师, 至于导师级别倒不是很重要。

 还要看自己今后有没有出国和读博的打算。

 想出国的话最好选一个有海归背景的导师, 想读博的话最好选一个教授级别的导师。

 如果想毕业后就业, 导师选择就相对没那么重要。

 至于选择年轻还是年老的导师, 就要看个人的喜好了。

 往往年长的导师有更多的指导经验和科研经费, 而年轻的导师经验相对不足, 但在科研上他们会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闯劲。

  3.如何查找导师信息?

 对要选什么类型的导师有个大致的想法以后, 就需要获得所在专业方向的各位老师的信息, 根据信息划定一些老师, 然后与这些划定的老师进行邮件或电话联系。

 了解信息的基本途径列举如下:

 (1 )

 学校的网页上关于专业领域老师的介绍。

 (2)

 通过百度、 谷歌等网站搜索导师的毕业学校、 科研经费、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等信息。

 这些介绍可能很简略, 有些甚至是过期信息, 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做到初步筛选。

  (3)

 学校的学生论坛上的相关信息。

 (4)

 与老师的学生或高年级的学生交流。

 4.如何与导师有效沟通?

 在选定自己理想的导师以后, 应该及时和导师取得联系, 以防别人捷足先登, 因为导师可以指导的研究生人数毕竟有限, 如果你联系得比较晚的话, 很有可能就会处于劣势, 甚至会被直接拒绝; 另外, 及时联系导师还有可能对你的复试有很大帮助, 你可以诚恳地告诉他你对他⁄她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 对他⁄她本人非常钦佩, 还可以询问一下, 要想成为他⁄她的研究生以及更好的适应研究生生活应该做哪些准备等等。

 当然这个过程中是需要一定的沟通能力和技巧的。

 沟通能力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 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也是考研人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有不少人正是由于害怕与老师沟通或担心不会与老师沟通而不敢联系老师。

 沟通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

 沟通能力不强的朋友可以通过多看看人际交往方面的书, 多听讲座, 多与身边的朋友(电话)

 交谈等途径来提高沟通能力。

 与导师沟通的方式很多。

 一般而言, 如果你擅长口头表达, 可以首先电话联系; 如果你不擅长口头表达, 那么最好先发封邮件给老师, 写明你的考研打算、 个人情况(所在学校专业、 成绩排名、 科研实践经验、 获奖情况等)

 、 读研计划(对什么感兴趣、 读研期间准备怎么做、 是否有念博士的打算)

 等。

 最后表明你对导师的敬仰之情, 感谢导师的阅读, 并希望得到导师的回复。

 导师回复邮件之后, 可以继续保持邮件联系, 也可以打电话告诉导师已经收到邮件, 并感谢导师的关心和指导, 顺便询问几个相关的问题。

 除非与导师关系密切, 否则应把与导师的电话交谈时间控制在 15 分钟以内。

 至于邮件联系或电话沟通的语言技巧, 则要各位自己去斟酌了。

 总之, 不卑不亢, 自信而不自负, 谦虚谨慎而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年轻人的活力。

 记住:

 导师也是人, 和自己身边的老师一样的人。

 大部分导师一般都是喜欢学生的, 乐于为学生解答问题的。

  最后请记住两点:

 (1 )

 实事求是。

 不说假话, 自己有什么就说什么, 不要掩饰自己的不足之处。

 能力差,背景差一点都没有关系, 关键是要诚恳、 虚心、 上进、 勤于学习、 勇于挑战, 大胆改变自己的命运。

 最终, 考研的成功耍凭初试分数、 复试笔试分数、 面试成绩说话。

 初试分数、 复试笔试分数高的话, 从大量的案例来看, 导师一般是不会在面试中为难你的。

 虽然有不少学校的老师在复试时, 即便已经决定要录取你了, 还会从不同角度来“刁难”你。

 但是, 这也只是为了让你明白你不懂的地方还很多, 不能骄傲。

 (2)

 大胆尝试。

 确实有一些导师会对学生询问考研事情表现出冷淡的倾向, 因为他不了解你, 也不知道你能否考上, 也可能他们自己的工作很繁忙。

 这个时候你不要气馁, 不要灰心。

 只要大胆尝试, 多试几次, 总有可能遇到热心的老师的。

 即使万一遇不到, 你努力了,也可以安心了, 因为其他考生也会受到相同的待遇。复试时当面找老师谈可能就容易得多了。

推荐访问:如何与导师沟通交流 导师 沟通交流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