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描述你心中理想的共同富裕状态怎么写13篇请描述你心中理想的共同富裕状态怎么写 回顾我们党90年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我们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任务的同时在不同历史阶段根据当时不同的革命形势任务和对象先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请描述你心中理想的共同富裕状态怎么写1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请描述你心中理想的共同富裕状态怎么写
回顾我们党90年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我们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任务的同时在不同历史阶段根据当时不同的革命形势任务和对象先后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等一系列旨在推翻旧的剥削制度实现以共同富裕为核心内容的革命政策和行动为此中国共产党人和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付出了数以百万革命先烈宝贵生命的代价共同富裕与共同幸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共同富裕、共同幸福的认识
现,就是创立了唯物史观,提出了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一切社会变迁的终极原因不应从人们思想头脑中去寻找,而应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
马克思主义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变更中去寻找。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资本主义社会,经过社会主义社会而
论,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研究,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由物质生活的极
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这一学度贫乏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其最
说发现了人类社会始终以“共同生活”终的目标指向是“共同富裕”。这是
为基本准则,得出了人类社会必定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马
朝着“共同富裕”、“共同幸福”的克思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著作中分
发展目标前进的科学结论。
别提出了不同社会发展形态的称谓。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从研究人类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提出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揭示了人了原始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
类社会追求“共同富裕”的历史轨迹。产阶级几种社会形态。在《〈政治经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发济学批判〉序言》中他指出:“亚细
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
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本矛盾具体表现为生产社会化与生产
形态前进的几个时代。”1[1]他依据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这
生产资料所有制情况,把人类社会划一矛盾的结果必然导致生产相对过剩
分为“共同贫穷”的原始公有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剧社会的两
“贫富分化”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极分化。社会主义公有制从根本上解
“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生产资料公决资本主义自身无法解决的这一矛
有制。从而,从世界历史的宏大视野盾,公有制使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实
进一步确证了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现了权利的平等,依赖生产资料的占
同富裕”的历史发展趋势。
有而剥夺别人的劳动成为不可能,社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从研究社会会出现两极分化的基础被彻底消灭。
基本矛盾运动入手,揭示了人类社会这一转型的生产关系,不仅进一步促
“共同富裕”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恩进和解放了生产力,也使共同富裕成
格斯从通过对人类社会实践的考察,为了现实可能。
确认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基本
再次,马克思恩格斯从研究社会
矛盾的引发者和内在的动因,是社会价值观入手,揭示了人类社会“共同
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认为,在资富裕”、“共同幸福”的实践途径。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的目
标符合劳资双方所有成员的最大利
益,而且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建筑。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解
能最后解放自己;只有把劳资双方都
释,观念或理念的东西,从来都不是
从异化状态下解放出来,进而都过上抽象存在的,总是与一定社会的生产
符合人性的幸福生活,那才是真正实关系联系在一起,并由这个社会的经
现了社会主义的人道目标。所以,社济基础的性质所决定的。在私有制社
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从来都不是狭隘会里,作为价值判断主体的人,受其
的阶级价值观,而是与马克思主义价经济地位所决定而带有阶级性。社会
值观相一致,是符合人类本性和人类是划分为阶级的,每个人总是要隶属
普遍利益的价值观。
于某个阶级。不同的阶级作为不同的
主体对同一客体的主观判断的结果,(二)社会主义对共
同富裕、共同幸福的追求
往往是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或对
立的。因此,一些人关于“普世价值”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普世价值的论断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他们
从哲学上讲,所谓价值,就是指
所说的“普世价值”并不真正是“普
客体对于主体的效用或意义,是主体
世”的,而只是一部分人的价值观念。
对客体的判断,实际上就是指价值观。在阶级社会被消灭之前,只能是一部
时下人们所讲的“普世价值”,实际
分人的愿望和追求。只有在阶级被消
上指的是“普世价值”观。而价值观
灭后,才可能有真正的“普世价值”。
显然是观念或理念的范畴,属于上层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揭示和代表社
会主义本质的价值,它包含许多普世是不会有不公正的。现代社会存在不
价值的价值取向,但绝不是普世价值平等是必然的”。2[2]卢梭在这里
的并连体,它即具有广泛的包容性(自主要是批判私有制的弊端的,尽管他
由、平等、民主、和谐……),又有也指出绝对平等在任何时候、任何情
其不可替代的唯一性。
况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即使在自然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状态下也是这样。
标
和资产阶级思想家卢梭的出发
从价值论的视阈来考察什么是社点和目的不同,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把
会主义,它应该是以社会的整体发展公正放在一定的历史长河里,放在基
为自己的价值本位,这是相对于以资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进行考
本的个体占有为本质特征的资本主义察,有一点要特别强调:他们对共同
来讲的。它是在对资本主义给人类文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从来没
明带来的贫富差别的批判以及对资本有动摇过,他们曾讲过社会主义制度
主义的扬弃,它以理论、运动和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具有决定意义
形态体现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对理想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
社会的探索和对人类文明的终极追
料公有制(先是单个国家实行)的基
求。最能体现社会主义精神的就是共础上组织生产”。但与此同时,他们
同富裕。卢梭曾经说过:“按照贤明
的洛克的格言:在没有私有制的地方
又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为了实料、公有的土地、公有的工厂等进行
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也就是说,建立劳动。”3[3]这就排除了个人凭借生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共同富裕的制度基产资料所有权无偿地占有他人剩余劳
础,正如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共同富动产品的可能,从而为消灭压迫、消
裕的物质前提一样。在《政治经济学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
批判大纲》中,马克思就指出,在新裕。
社会制度中,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
3.“共同幸福”是社会主义的终
为目的。
极价值
资本主义是以资本的个体占有为
社会主义终极价值既是贯穿于
价值本位,对资本个体最大化的追求全部社会主义价值之中的价值,又是
必然导致人们富裕程度的巨大差别和统领着全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价
社会的裂变。社会主义是以社会的整值,具有较强的主导性。按照这个特
体发展为价值本位。在生产资料公有征去探寻,只有“共同幸福”才能成
制条件下,劳动人民才能从总体上保为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理由是:
持平等的经济地位、平等的社会地位
第一,人的自然属性是追求幸
和平等的人格,用列宁的话来说,“全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充分体现
体公民在同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的关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如果说实现共同
系上处于同等的地位,这就是说,全
体公民同样可以利用公有的生产资
富裕是实现这一价值观的物质层面追泉。但当它们只为少数人所享有的时
求,而共同幸福就构成建立在物质追侯,它们就只是少数人的幸福源泉。
求基础上的精神追求,所以社会主义它们之所以会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基
的终极价值实际就是共同幸福。
本价值,归根结底则是因为有了共同
第二,幸福是每一个人的终极价值追幸福这个终极价值。按照共同幸福这
求,社会主义与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个终极价值的要求,这些基本价值不
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各种文明形态之能仅仅为少数人所享有,而是应当为
间的最终区别和最大区别也正是在
全体社会成员所普遍享有。换句话说,
于:前者是主张和实践共同幸福的,如果一部分人的自由、平等、人权的
后者则在事实上是主张和实践以多数实现要以另一些人的相应权利为代价
人的痛苦和不幸换取少数人的幸福
时,它就不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基本价
的。共同幸福在这种根本区别中的终值。共同幸福既是社会主义基本价值
极性的核心地位,也证明了它是社会的母体,也是高居全部社会主义基本
主义的终极价值之所在。
价值之上的“价值统帅”。因此,所
第三,共同幸福是使公正、自由、平谓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最高价值、
等、民主、人权、博爱、和谐等等基核心价值,实际就是全体社会成员的
本价值成为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终极共同幸福
价值源泉。人们追求这些基本价值的
第四,共同幸福是处理社会主义
终极原因,在于它们一般是幸福的源基本价值内部矛盾的最高标准,也是
解决这种矛盾的最高协调者。在各种价值动力,也能够通过它的遵行者而
社会主义基本价值之间,不仅存在着成为协调解决这些价值矛盾的最高协
基本的一致性,而且也存在着某些结调者。毋庸置疑,共同幸福的这种终
构性或(和)阶段性的矛盾。如,在极性质的价值功能也证明了它确实是
普遍自由与社会平等、普遍自由与普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因而也是整个
遍民主、普遍民主与共同富裕等等社社会主义的灵魂之所在。
会主义基本价值之间,就是这样。处理这些基本价值之间的矛盾,一是必须有一个人们赖以权衡利弊和判断是非的最高标准,二是必须有一种能够推动人们按照这种标准协调解决这种矛盾的最高价值力量,即必须拥有解决这种矛盾的最高协调者,而这个最高标准和最高协调者就是共同幸福。共同幸福作为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母体所发出的最高价值命令就是:“一切服从共同幸福的需要,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共同幸福为标准”。共同幸福
(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
1.市场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原动力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此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指出,在新的社会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4[4]要摆脱贫穷,实
作为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终极
现富裕,就需要寻找能够刺激广大人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
民群众致富的原动力。我国60多年经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5[5]
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已经证明,高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特殊之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平均主义分配方
处就是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手段,
式,严重压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市场经济是
性和创造力,其结果是共同贫穷。而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是市场对
打破平均主义,最好的办法是以市场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商品经济。市
机制代替高度集中的计划机制,通过场经济是一种经济手段,本身不具有
市场办法来解决。市场机制之所以能制度属性,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就体现
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致富的动力,主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它具有
要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承强劲的利益刺激功能、灵敏的信息传
认人们具有追求物质利益的动机。早递功能、良好的经营导向功能、高效
在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不的资源配置功能,以及公正的奖优罚
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劣功能,能够通过公平竞争机制,最
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
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造性,提高效率,为经济发展提供动
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应该在
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
承认社会成员个体差别的基础上承认一种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
市场原则,各尽所能,按能分配,以的资本主义的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
实现市场公平。但是,市场经济具有穷,社会两极分化;另一种是建立在
自发性盲目性,容易引发社会不公平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社会主义的全
现象,这就需要执政党——中国共产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
党动用执政资源,利用公有制经济的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
主体地位,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弥补遍富裕。社会主义追求的富裕是公平
市场经济的不足,政府的这一角色不正义基础上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
可缺失。具有强大的宏观调控恰恰是同富裕。西方价值观以个人主义为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点,把实现最想原则,所谋求的幸福是个人的幸福,
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
而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以集体主义为思
宿,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想原则,谋求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同的
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社会富裕。社会主义有富裕,资本主义也
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应该更好地发挥计有富裕,虽然当今资本主义确实比社
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会主义富裕,但二者有着根本的区别: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保市场经资本主义的富裕是存在两极分化的富
济沿着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向发展
裕,是多数人的普遍贫穷为代价,而
如果市场是动力,那么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富裕是不存在两极分化的
就是方向。当今世界的富裕有两种:共同富裕;资本主义在一定历史阶段、
一定程度上能够解放发展生产力,但态,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实现社会
它无法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也公正,防止两极分化。这正是社会主
就永远无法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
的最大价值就是在不断发展生产力的质区别。因此,中国要的“社会主义
基础上保障全体人民过上共同富裕的市场经济”,仅仅市场经济不行,必
生活。这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两须是一种能够实现全民整体利益的、
种不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的市场经济。这是
面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出现的两我们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极分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提出的道路上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
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比资本主
同时,市场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
义更高级的一种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础反映,而社会关系作为上层建筑自
社会应该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那
然有其不同于市场关系的更多层面的
么,社会主义该怎样解决资本主义的内在要求,这就需要运用上层建筑的
市场问题?从理论来看,社会主义是手段(政府宏观调控)反作用于经济
一种以群体利益为目标,按劳动分配为根基础。因为虽然市场经济有促进人们
本的非个人获利模式,以是否对社会发实现富裕和幸福的价值取向,但市场
展有利,作为衡量标准的社会。它通过无力将其冠以“共同”的约束,这就
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需要社会主义国家的上层建筑在不破
来调整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序状
坏市场经济基本规则的前提下使富裕同时,其自身也有难以克服的缺陷。
和幸福沿着“共同”的轨道运行。
如果缺乏政府的干预,市场的不足和
3.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缺陷就会引发各种问题,如出现贫富
现共同富裕
差距。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30年前,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下,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是实现共同
师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社会主义就富裕的重要保障。
是在大力发展生产力基础上实现国家
现代经济发展,市场和政府是推
富强、人民富裕,而且这种富裕一定动经济发展两个主要力量。从它们的
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经过30年的作用看,市场更注重效率,政府更注
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重公平。要消除贫富差距,避免两极
第二位,人民总体生活水平基本实现分化的发生,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必
了小康,但是收入的差距有拉大的趋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和职能。市场
势,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当前所面经济与共同富裕的现实悖论,靠市场
临的重要的现实问题。解决这一问题自身是无法解决的,政府部门必须积
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极介入。只有政府部门充分发挥自己
一是以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为实
的职能,加速经济的发展,加强对国
现共同富裕提供重要保证
民收入分配的调节,才能克服市场的
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弊端,逐步消除贫富差距,最终实现
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
和资本主义都有政府的宏观调控,但创造的财富,通过改善民生的手段,
两者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社会主义开拓市场,避免经济危机的出现。这
政府是由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共产在资本主义那里是难以做到的。
党通过人民民主的途径而组建,资本
二是在分配领域,强调资源与市
主义政府是资产阶级利益集团在资产场的社会属性,提高其在分配过程中
阶级民主框架内政治博弈的产物,两的地位和份额,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
种政府的政治根基不同。两种政府对基本路径
社会经济都有宏观调控的作用,资本
社会主义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
主义国家的政府是维护和代表资产阶展,而资本主义进步性日趋衰落,对
级利益基础上,为解决和调控资本主社会发展的桎梏性日趋明显的条件下
义固有矛盾维持资本再生产而进行的应运而生的。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产
国家调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是代品是社会资源、生产手段和市场需求
表社会各个劳动阶级利益,实现共同三位一体的结合。在社会主义制度建
富裕而进行的国家调控。资本主义的立以前,由于生产手段的低下,生产
调控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资料所有权在社会产品分配过程中,
的调控,而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利用公居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社会主义社会
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就是在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的同时,
市场经济朝着有利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要强调资源和市场的社会属性,提高
方向运行,还可以利用公有制经济所各生产要素及劳动对象在分配过程中
的地位和份额。这种“提高”更多的在肯定关照个人能力的条件下,提倡
则是通过国家政策、法规的手段实现各尽所能,奉献社会。对社会贡献较
的。它的最终目标,是消灭私有,实大者,更多的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褒
现共同富裕。
扬,使劳动逐渐成为第一需求,使个
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接过资本人的自由发展成为全体人民自由发展
主义的接力棒,继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条件,形成社会主义的公德意识,
的发展。在社会生产能力相对较低的为共产主义创造必不可少的前提条
情况下,完全取消私有制是不利于生件。
产力提高的。但若允许所有制在社会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
产品分配中所占比例,日益侵占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部分,社会生产过程同样会受到侵蚀传统市场经济理论认为,由于资源的
和制约,其表现形式是无法克服的资稀缺性,而实行市场需求配置。但其
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因此,从这个意产品分配环节中,不是依据市场需求
义说,允许私有制存在是为了发展生配置,而是主要以生产资料的占有情
产力,抑制私有制存在,同样是为了况为依据。因此,出现贫富差距、市
解放生产力。
场萎缩、经济危机。社会主义市场经
社会主义强调个人财富的占有。济理论强调在产品分配过程中,既要
社会主义认为,个人能力首先是社会注重资源的稀缺性,更要强调资源的
关系作用于个人勤奋的结果。因此,共有性。同时认识到市场的平衡是经
济运行的稳定器、动力源,而市场主分化,消灭阶级,同样是共产党的历
体属于全社会劳动者,这就需要更全史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最广大人
面的分配手段,更多层次地平衡利益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就是实现共同富
关系,实现市场平衡,促进生产发展,裕,
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在其初级阶
1.共同富裕与共产党人的历史任
段的功能作用,就是先由市场配置资务
源,再由政府调节分配平衡市场。这
共同富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和社
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会主义追求的目标,更与共产党人的
它的理论依据是:资源为国家所有,宗旨紧密相关。毛泽东同志曾说,中
市场主体是社会消费者构成,中国共国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就是领导人民
产党代表全体劳动者,以共同富裕、推翻三座大山,“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
共同幸福为终极目标。
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
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追求共同富裕与共同幸福
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社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解放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但是,在生产发展,财富增加的前提下,避免两级
要富裕,所有农民都要富裕”。他认为,“富裕和社会主义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邓小平同志也深刻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回顾我们党90年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我们在带
领中国人民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本质要求,是发
任务的同时,在不同历史阶段根据当展社会主义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时不同的革命形势、任务和对象先后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
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的价值原则,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必
“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等一然选择和共同心愿。
系列旨在推翻旧的剥削制度,实现以
2.共同幸福与共产党人的价值理
共同富裕为核心内容的革命政策和行念
动,为此中国共产党人和党所领导的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一定是
人民军队付出了数以百万革命先烈宝体现人生价值追求的观念,对社会财
贵生命的代价。站在这个历史的高度,富的占有绝不是人生的核心追求或终
面对新的历史任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极追求。毫无疑问,幸福才是人生的
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终极追求。社会主义价值观所强调的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一定不是一部分人的幸福,而是包括
强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全体劳动者在内的共同幸福。它同共
的同时,突出强调了要坚持以人为本,同富裕一样,同为共产党人的价值理
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发展经济的出发念和执政理念。因此胡锦涛在十七大
点和归宿,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
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党自诞生之日
的成果,过上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可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
见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社会主
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历史使命。温家宝总理也指出:“我兼顾的方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
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让人民生活的更加是对共同富裕与共同幸福之间关系最
幸福,更有尊严。”
好的诠释。而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与共
应当指出共同富裕与共同幸福之同幸福,就是科学发展观所研究和实
间有着严谨的逻辑关系和辩证关系。践的核心课题。因此,通过解放生产力
首先,共同富裕是共同幸福的前提和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财富的
基础,人生的首要权利是生存权,生总量,为实现人民幸福创造必要的物
存是幸福的载体,没有共同富裕,共质基础;通过巩固和完善以公有制和
同幸福就无从谈起;其次,共同富裕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
所能满足的是人的物质方面的需求,制度,进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而共同幸福则涵盖了包括物质追求及铲除社会不公正和不公平现象,确保
其之外的政治、文化、安全及生存环人民享有基本生存权益,为实现人民
境等全方位的需求;第三,共同幸福幸福提供重要的制度前提。从这个意
是共同富裕的目标和方向,它对共同义上说,引导人民追求幸福、依靠人民
富裕起着保障、促进、约束和检验的共创幸福、实现人民共享幸福,是中国
作用。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是生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核,是中
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也是中
础矛盾运动的新的反映形式。科学发国共产党所要实现的历史任务和最终
展观所包含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统筹目标。
五、以共同富裕、共同幸福作为社会性,使真正的仁爱、和谐、大同、至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意义
公获得了现实可能。这一体现民族精
第一,对于人类进步而言,先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类的持续发展着的价值观的集大成者,它作为人类主体意识发展最高水平的重要标志,起着引导人们走向文明、摆脱蒙昧、避免倒退的价值导向作用。这一核心价值观引领了社会思潮,凝聚了社会共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具体体现。
第二,对于中华民族而言,这一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和谐”“大同”“至公”精神的契合。我国6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以及形成的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使原有的空想社会主义和传统的“等贵贱均贫富”的思想去掉了历史的局限
神的价值观能够对群体起着向内的认同、凝聚和向外的甄别、排斥的强大作用。团结海内外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华崛起而共同努力。它能够唤起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形成持续而又具强大感召力的文化软实力,从而赢得世界广泛的理解和尊重。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追寻的目标和高举的旗帜,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制定法律的法理依据,是全体公民的总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准绳。具体来说,社会核心价值观必然是国家的、社会的、民众的价值理念、价值尺度;涵盖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的所有层面;必然体现在国家的制度、方针、政策、法律的所有规范中。由于价值观是对
实践起驱动、导向和制约作用的精神确立了一个新的定位点,以确保今后因素,因此某种先进的价值观一旦形的发展能够实现着眼全体人民并惠及成就会成为群众实践的精神动力,成子孙后代。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四,对执政党和政府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政府掌握方向,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群众满意不满意”尺度的简约化、明了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总体规划和主体框架。总之,中国共产党60多年的执政经验,尤其是32年领导改革开放的经验都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检验和审视党和政府各项政策是否正确的第一标准和尺度。
第五,核心价值观中所提到的两个“共同”不仅包括当代的全体劳动人民,还应当包括子孙后代,这就为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在价值观方面
篇二:请描述你心中理想的共同富裕状态怎么写
结合共同富裕谈谈如何脚踏实地去追梦圆梦的作文不知不觉间一年就过去了,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正独自在房间里惆怅,直到八月的一天正是开学的第一天,我步入了xx,开始了新的生活。
想想在xx的生活确实很充实。追求共同富裕的那段日子虽然每天三点一线,生活平淡得有些单调,但心怀梦想。李老师告诉我们,为理想而奋斗是件幸福的事。其实,有许多为理想奋斗的伙伴在一起又何尝不是件快乐的事。记得和朋友在天还朦胧时站在操场上大声读英语的痛快;记得和同桌一起做题,一起探讨的兴奋;记得考试失利后和舍友的相互安慰;记得宿舍里大家相互照顾的温馨;记得拔河时班里同学一起为班级荣誉而奋斗的激情。
复读的日子里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一点一点拾起曾经被忽略的知识,一点点积累新的方法,新了解的人生道理。“要把此时的失分变成高考的加分”,“脚踏实地是关键”,“要读自己最有效的书”难忘德哥的鼓励与谆谆教诲;“没有狂躁过的心灵,平静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没有失败过的人生,成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李哥的安慰伴着我们渡过难关;“很多东西你认真了会发现其实有很多不同之处”裘哥的教诲让我们安下心,继续奋战;“我讲过不能放弃”李哥平实的话语让我们更加执着追求梦想。有这些老师的陪伴,我们得以踏踏实实地为梦想而奋斗,充实之余更多的是难以言表的感激之情。是他们的辛勤与鼓励不断激励我们勇往直前,更加执着地追求心中的理想。
xx给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那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现在我离开了xx,但总在清晨醒来的时候想起生管的哨声;在吃饭的时候想起xx的校歌,熟悉的旋律唱出我们的心声;在睡觉的时候想起和舍友的短暂而喜悦的谈心。xx给我的真的很多很多,请允许我用最朴实的话表达我的感激之情“谢谢您,xx!”
篇三:请描述你心中理想的共同富裕状态怎么写
《如何理解共同富裕?》学习报告理解共同富裕概念可从理解“富裕”和“共同”词汇入手,《现代汉语词典》对“富裕”的解释是:(财物)充裕;对“共同”的解释是:属于大家的,公有的,有天下为公的政治意蕴。因此,共同富裕的传统解释主要是指物质财富的分配与生产关系问题。“富裕”之前的“共同”,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思想中不患寡患不均的深刻忧虑,也是人们对物质财富的占有、分配关系的关注,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理解实际就是“共同对物质财富的支配权”,但共同富裕的基本概念在不同的时代和角度理解是不一样的,但基本是以实现多层次、多需求、多领域的“人的共同发展”为基本前提,这一共同发展既有经济学意义上的含义,也包含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区域等诸多领域。因此,理解共同富裕的基本概念就不能局限于单一维度、地域、时代理解。从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曾提出过“大同思想”。《礼记·礼运》大同章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古语又曰:“不忠寡而忠不均,不忠贫而患不安”。中国古代“大同思想”可谓是中国的共同富裕基本概念的雏形。实际上,从诸子百家的理想描绘看,农家的“并耕而食”、儒家的“社会大同”、道家的“小田寡民”、墨家的“兼爱天下”、法家的“富国强兵”等,都是对理想社会的本真向往。从历代王朝农民起义的诉求看,“等贵贱,均贫富”的生活状态是普遍诉求。唐朝末年,均平思想开始显现于农民起义实践中,自王仙芝首提“平均”要求后,历次农民起义均受此影响。例如,北宋初期,王小波和李顺明确强调:“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南宋钟相提出“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元朝末年的“摧富益贫”:明朝末年的“均田免赋”:等等。而从西方国家脉络看,早在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产生之前,作为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典型代表,英因的托马斯·莫尔、意大利的托马斯·康帕内拉、法国的圣西门和傅立叶、英国的欧文等人,就深刻地揭露了私有制的种种罪恶,并在批判现有社会的基础上,构想理想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例如,托马斯·莫尔提出建立“最完美最和谐的社会制度”,托马斯·康帕内拉虚构了共同富裕的公社制空想社会主义,除此之外,最为典型的则属于空想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代表人物圣西门预言了成果共享的“实业制度”,以及相关的还包括傅立叶构想了和谐生活的“和谐制度”,欧文设计了劳动“公社制度”。因此,共同富裕的内涵式具有不同的需求标尺。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一般认为共同富裕主要体现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消灭私有上实现,体现为剥削制度与两极分化的消除。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够实现生产的社会化,能够使社会中的全体人民劳动协作最终实现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这种美好愿景中首先就需要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制,市场作为公平交换的平台本身不会带来贫富差距,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少数人占有多数人的劳动成果现象主要是来自于生产资料私有的不公平。正如马克思所言“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通俗的讲,共同富裕就是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的劳动生产中去,在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升华的基础上实现全体人民精神与物质上的富足,也就是共同富裕。
篇四:请描述你心中理想的共同富裕状态怎么写
一社会主义就是要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就一直存在的千古向往,更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价值理念。在我国,孔子曾提出过“大同”的思想,孟子提出过“仁政”的思想,荀子提出过“富民”思想,墨子提出过“兼爱”思想。在周代,曾提出过“保息六政”的治国安民方针,即“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在历次农民起义中,还鲜明地提出过“均贫富,等贵贱”的思想。在西方,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及其矛盾的逐步暴露,产生了一种后来被称之为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思想。这种思想直接源自于对资本主义财富占有和社会产品分配极度不公的批判,主张“伦理公平”,即全体社会成员在经济、政治、社会地位上普遍公平,人们需要进行劳动,并取得财富。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顶峰是19世纪初出现的三大空想家,即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他们在现代化大生产基础上构想、塑造未来理想社会的模式,把空想社会主义推向了巅峰。圣西门系统地阐述了他对未来合理制度的设想和实业制度取代现存社会制度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他还以工人阶级代言人的姿态,宣告奋斗的最终目的是工人阶级的解放。傅立叶则详尽地向人们描绘了一个名叫“法朗吉”的未来社会。这是一个有资本家也有工人,有富人也有穷人的和谐社会,人们之间的阶级对立将在集体劳动中消失,所有的人都会在追求人类幸福这一共同目标下团结友爱。欧文作为一个空想社会主义者,首先在自己的工厂里开始了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试验。空想社会主义不仅代表了早期无产者的利益和意愿,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类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并且为此义无反顾地舍弃了一切,包括金钱、权力、优裕的生活、显赫的爵位,甚至是宝贵的生命他们第一次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不合理性,第一次为人类提出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人人劳动、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恩格斯曾指出:“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依靠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位思想家而确立起来的。虽然这三位思想家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通过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实现了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性变革,使社会主义走出了乌托邦的荒野,由空想变成了科学。与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理想社会的“乌托邦”式美妙描绘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只是指出了大致的轮廓和发展方向。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在未来的自由人联合体中,没”有阶级,没有国家,劳动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社会产品实行按需分配。由于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和按需分配的实现,所有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将得到极大的满足。因而,没有剥削和贫富悬殊现象,人人劳动,共同富裕,也就是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剥夺剥夺者”,消灭资产阶级剥削制度,使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遗憾的是,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能够亲身经历过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后来,列宁、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认真实践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设想,他们把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平等和共同富裕作为社会生产的基本目的。斯大林还将“在社会生产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满足全体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在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在公平分配和增加社会成员的社会福利方面,进行了长期的努力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事实证明了列宁所指出的:“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毛泽东最早使用了“共同富裕”的提法。1955年7月31日,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指出,“要在逐步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逐步实现对于手工业、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逐步地实现对于整个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实行合作化,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这里”讲的是农民的共同富裕问题。1955年10月,毛泽东进一步阐述了这个思想。他说:“我们还是一个农业国。在农业国的基础上,是谈不上什么强的,也谈不上什么富的。但是,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富裕,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也包括地主阶级。他还着重指出,”“这种共同富裕,是有把握的,不是什么今天不晓得明天的事。”同样令人遗憾的是,毛泽东不但没有能够将共同富裕的思想升华为科学的理论,而且后来连这个光辉思想也没有能够坚持下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邓小平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紧紧抓住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邓小平在1974年和1975年主持中央工作期间,就社会主义应当是穷的还是富的这个重大问题,同“四人帮”进行了争论,批驳了他们鼓吹的穷社会主义论。邓小平指出,没有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为进入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粉碎“四人帮”以后,为了澄清人们对社会主义的错误观念,邓小平尖锐地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问题。他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他还明确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1980年5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概念。他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此后,邓小平抓住这个重”大理论问题,一步步地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在1985年8月的一次谈话中,邓小平说:“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在1990年12月的一次谈话中,邓小平又说:“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全面、深刻、精辟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本质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都是为了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社会是共同富裕的社会。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是我们的根本目标。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就是共同富裕。邓小平反复强调,“致富不是
罪过。但我们讲的致富不是你们讲的致富。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个富是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这才是社会主义。二共同富裕与部分先富是统一的共同富裕并不等于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奔向富裕是一个有先有后、有快有慢逐步实现的过程,要求所有人、所有地区同时、同步、同等富裕起来是不切实际的,必须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共同富裕的构想正是这样提出来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把共同富裕当作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去追求,容不得出现一点先富后富、多富少富的差别。在个人收入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其结。果,只能是同步贫穷、同等贫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打破了平均主义,打破了“大锅饭”,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从而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和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进而引起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全面而深刻变化。事实证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大家都拥护的新办法,新办法比老办法好。要特别指出的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要让那些辛勤努力成绩大的人先富,先富必须依靠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来实现。在我国现阶段,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行按劳分配和劳动、资本、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必然结果。同样,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要让那些有条件的地区先发展起来,先富起来。道理很简单,我国是一个大国,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先富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和手段。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企业和其他人向他们学习。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就有能力帮助和扶持那些没有富起来的地区和人们,使他们也尽快富起来。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国家就有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就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贫困地区,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因此,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一条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强调共同富裕并不是否定先富,两者本来就是一致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我们党反复强调,要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对共同富裕的强调,决不是对“先富”政策的否定,而是同邓小平先富带共富思想一脉相承的。强调先富与强调共同富裕本来就是一致的。我们党从来就是把先富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和手段,没有先富就不能实现共同富裕,但先富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共同富裕这个根本目标。在全体人民共同贫穷、同等贫穷的时候,我们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在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后,必须让更多的人、更多的地区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针对“什么时候、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邓小平明确提出,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1990年7月,邓小平就说,现在有些地区,允许早一点、快一点发展起来,到一定程度就要调节分配。1992年2月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邓小平尖锐地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同年12月,他又指出,“中国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一定要考虑分配问题”,他再一次期望“到本世纪末就应该考虑这个问题”。1993年9月,邓小平又强调,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这都说明,我们党在允许和鼓励先富的同时,就已经充分考虑到了部分先富后如何解决差距扩大的问题,先富政策成功后必然更加强调以先富促共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三、我们离共同富裕是近了而不是远了我们离共同富裕是远了还是近了,对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是事实。首先,我国的贫困人口大幅度地减少。据有关部门推算,建国初期,我国4亿多人口中,有一半以上处于饥饿状态。1978年,国家统计局作过一个测算,我国农村人均年纯收入低于100元的贫困人口,估计有2.5亿,贫困发生率为30%。1985年,我国第一次公布了农村贫困标准,为人均年纯收入200元。按这一标准测算,我国农村有贫困人口1.25亿,占当时农村总人口的14.8%。与1978年相比,在短短的7年时间里,贫困人口减少了一半,平均每年减少1786万人。2000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完成时,贫困线已经调整为年人均纯收入625元。按这一标准测算,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300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为3%左右。2007年在我国农村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我国农村贫困标准大幅提高的情况下,2010年大约5214万农村居民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一方面农村贫困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在逐步提高,另一方面农村贫困人口数逐年稳定减少,并且从2007年起享有最低生活保障,这一事实雄辩地说明我们在稳步地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其次,我国中等收入者规模在扩大。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国家是越来越贫富分化的还是越来越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是中等收入者群体是否扩大,整个社会结构是不是从原来的“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城乡居民处于共同贫困中。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中等收入者在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扩大,从而使我国社会结构逐步从原来的所谓“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为了促成这一转变,我们党和政府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中等收入者占人口多数的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从而使中等收入者在人口中占多数,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这是比较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共同富裕的价值理念我们离共同富裕的目标也就越来越近了。再次,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增长到2010年的1910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元增长到2010年的5919元,分别增长55倍和44倍以上。不但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值得到了大幅增长,而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1997年到2002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实际增长分别为8.6%和3.8%。2008年和
2009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分别为8.4%和9.8%;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分别为8%和8.5%。我国的贫困人口在减少,中等收入人口在大幅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这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事实。我们的目标是共同富裕,我们正在朝着这一目标坚定地前进。但是,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仍然在持续扩大,这又是一个客观事实。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已经从改革开放之初的0.28上升到目前的0.475,有的学者甚至估计已经超过0.5。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则从1978年的2.57倍扩大到2010年的3.23倍。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是持续扩大的。当务之急是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强力调控收入差距,遏制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势头。遏制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势头,逐步缩小收入差距,最根本的当然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但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既定水平和特定的时期,国民收入总量是既定的。在这个前提下要缩小收入差距,就必须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在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在很大程度上讲是因为第一次分配差距过大导致的。因此,必须理顺第一次分配关系,努力缩小第一次分配产生的过大差距。在第一次分配中,要更好地贯彻公平原则,保证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得到公平合理的回报和补偿。在这方面,当前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准确地量化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不解决好这一问题,劳动报酬在第一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持续走低问题就很难改变。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大多数劳动者只拥有劳动要素,但在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受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影响,劳动力价格长期偏低,劳动报酬在第一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持续走低已经成为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发挥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政府介于收入再分配,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的方式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从当前来讲,尤其要重视三个方面的调节作用:第一,充分利用税收杠杆进行宏观调节,实现收入的再分配。比如通过完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赠予税等,调节过高的收入,从而缩小居民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个人所得税的首要功能不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而是调节居民收入差距。因此,对个人所得税的使用范围必须作出严格限定,即只能用于社会保障和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而不应当用于其他方面。第二,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的工作重点是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三,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加大对农村,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的扶持和支持力度,以兼顾各个地区、各个社会阶层的利益,实现合理和公平的国民收入分配。强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有效地缩小城乡居民之间、不同地区居民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生活水平的差距,从而缩小当前过大的贫富差距。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对中低收入者特别是贫困者生活的改善关系极大。正如弗里德曼所指出的:“工业的进步,机器的改进,所有新时代的伟大奇迹,对于有钱人来说,关系较少。古希腊的富翁,从现代的供水管道得不到什么好处:有跑步的仆人提水代替自来水。电视机和收音机也微不足道,罗马的贵族们能够在家里享受到最好的乐师和演员的表演,能够把最
出色的艺术家留在家里。”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对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在我国现阶段,一方面必须不断增加基本公共服务的总量,另一方面,必须优化基本公共服务的结构和布局,扩大基本公共服务或公共品的覆盖范围,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展地区倾斜,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从而更好地保障这些地方人们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篇五:请描述你心中理想的共同富裕状态怎么写
科学社会主义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因素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基本矛盾提出共产主义理想和奋斗目标明确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道路以及革命的阶级基础和领导力量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伟大的飞跃从空想发展为科学思想汇报---2021年8月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奋斗目标
在思想汇报话题里面有很多免费的思想汇报,请大家按需翻看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社会。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追
求充满艰难曲折。社会主义最早的形态是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为人类描绘了一个人人平等、自由的社会,并按照这一理想建立了“乌托邦”。尽管空想社会主义有一定历史贡献和进步意义,但其理想脱离社会化大生产和人的物质生活,从一定意义上说空想社会主义也成了“平均”“贫穷”的社会主义。显然,这种社会主义难以长期生存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因素,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基本矛盾,提出共产主义理想和奋斗目标,明确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道路,以及革命的阶级基础和领导力量,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伟大的飞跃,从空想发展为科学。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仍然存在一些误解和偏差,并由此产生消极后果。
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重视革命、政治建设和大规模经济建设,而对改善民生重视不够。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不同程度上照搬苏联模式,也产生同样的问题。结果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改善,甚至出现相对“贫困”的局面,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扩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不强。这也是苏东剧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见民生问题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充分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
第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上个世纪50-60年代,党的工作实际上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以政治建设为中心,忽视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建设。人民生活虽有改善,但总体上没有摆脱贫穷的状况。一些农村和边远地区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仍热衷于“穷过渡”,即脱离生产力的发展搞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由于极左思潮的干扰,一些人认为,穷则思变、穷才能搞革命,而富贵则容易蜕化变质。他们甚至认为,贫困光荣,是搞社会主义的,而富裕则容易搞歪门邪道、走资本主义
道路,出现了“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的奇谈怪论,这就严重误导了人民群众,使之把贫困和社会主义直接挂起钩来。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被严重误解。这就使处在相对贫穷状况的广大人民群众,难以感受到社会主义优越性和美好生活。久而久之,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难免发生动摇。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果断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尖锐问题,从根本上反思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针对党内普遍存在模糊认识,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结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什么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这一科学论断精辟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和发展方向是不断发展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富裕的日子。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社会主义不能消除贫困、使人民群众过上富裕美好的日子,那么人民群众为什么要搞这样的社会主义呢?如果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活水平长期赶不上资本主义国家,那么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第二,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从一定意义上说,均贫富是人们最原始追求。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国就是如此设计的。中国历代农民起义都打着均贫富的旗号。这虽然是合理的诉求,但其中也有平均主义的因素。平均主义对社会主义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搞平均主义,甚至把平均主义看作社会主义本身加以坚持和发展。本来社会主义应当实行按劳分配,即劳动者按照工作量和贡献大小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贡献大的获得报酬多,相反获得报酬少。但实际上这一分配原则为平均主义所取代。为了体现所谓公平正义、防止收入差距过大,我们自觉或不自觉推行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方式。结果,企业、农村就形成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局面,以及“吃大锅饭”的现象。这极大地打击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严重
影响了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劳动的贡献和价值,并没有通过劳动报酬全面体现出来。知识的价值、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的不同特点,也没有在分配上得到真正体现,出现脑体收入倒挂、研发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收入多的现象。此外,技术、管理等要素也未能参与分配。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解决。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方式,虽然防止了收入差距扩大和贫富悬殊,但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和人民的劳动积极性,也阻碍了人们正常的致富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一项重要任务是突破传统的平均主义分配原则和分配方式,真正贯彻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充分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工作积极性。针对传统分配原则和分配方式的弊端,以及普遍存在的平均主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邓小平提出,要容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我们改革分配方式,建立和完善奖励和激励机制,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使劳动能手先富起来。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先富起来。同时,一些高科技、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从业者,也步入中高收入群体。这种“先富”现象不仅使相关群众过上好日子,推动了消费的增长和生产的发展,而且扭转了人们对富裕的错误认识,树立了致富光荣的社会风尚。当然,我们鼓励先富并
不是要扩大贫富差距,而是要通过先富带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第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索的重大问题。但有一点非常明确,即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追求的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富裕起来,过上好日子,而不是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状态。人民群众富裕需要强大物质基础,没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就不可能有富裕的生活。建立强大的物质基础,需要加速发展经济。就此而言,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强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但社会主义追求的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而不是少数人的富裕,更不是贫富差距扩大。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而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再过二十年、三十
年,我国生产力发展起来了,也不会两极分化。”
以上就是我近期的思想情况,请党组织批评指正,并在实践中考验我!
此致敬礼
汇报人:
篇六:请描述你心中理想的共同富裕状态怎么写
简论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作者:王琳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王琳
(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44)
摘要:共同富裕作为人类的美好愿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更是毛泽东不断追求的理想目标。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就提出“共同富裕”的科学命题,强调共同富裕目标是实现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但是由于毛泽东对共同富裕的认识过于乐观和理想化,过分强调社会公平忽视经济效率,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物质利益,一定方面又影响了共同富裕的实现,这些经验教训应当为我们今天所借鉴。
关键词:共同富裕;毛泽东;平均主义;经验;教训
中图分类号:A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026-02
共同富裕作为人类的美好愿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人类历史上,除了社会主义,没有任何一个社会制度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作为社会发展的本质和最终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道路问题已经从理论上升到实践中,为使我国人民早日走上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毛泽东同志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实践,他最早于1955年提出“共同富裕”的科学命题,强调共同富裕目标是实现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促进了当时经济社会发展。但是由于毛泽东对共同富裕的认识过于乐观和理想化,过分强调社会公平忽视经济效率,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物质利益,一定方面又影响了共同富裕的实现,这些经验教训应当为我们今天所借鉴。
一、毛泽东对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
1955年7月,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他指出:“在逐步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逐步地实现对于手工业、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逐步地实现对于整个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实行合作化,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1]。同年10月,他再一次提出:“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农民都要富裕,并且富裕的程度要大大地超过现在的富裕农民”[2]。从毛泽东的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如何使广大农民共同富裕起来,已经成为毛泽东极为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毛泽东同志在提出共同富裕理论命题的同时,也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指明道路:
第一,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把农民引向合作化、集体化轨道上,他认为就农业来说,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农业的唯一道路。发展互助合作运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这是党在农村中工作的中心。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毛泽东进一步强调:“大多数农民有一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3]。他认为广大农民只有走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抵御各种天灾,消除两极分化;利用集体力量兴修水利,使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构,克服在单干情况下办不到的事情;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
实行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提高劳动效率和单位面积产量,这样农民就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较快的共同富裕起来。
第二,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进入社会主义初期,毛泽东就提出农业合作化问题,提出用生产力作为检验合作社发展是否健康的主要标准,他认为一切合作社,都要以是否增产和增产的程度作为检验自己是否健全的主要标准。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毛泽东指出:“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4]。
第三,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去调查研究,找出固有规律。社会主义制度由旧社会脱胎而来,生产力不发达,人口多,科技水平低,在此基础上要实现共同富裕,没有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根本办不到。他说:“我们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5]。毛泽东认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力拼搏,就有可能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跨入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针对党内出现的在经济建设问题上急于求成的现象,毛泽东告诫全党:“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要提高经济、文化水平,建设现代化的工业、农业和文化教育,需要一个过程。我们现在提出了‘多、快、好、省’这个建设经济、文化的口号。可以快一点,但不可能很快,想很快是吹牛皮,你们不会相信,我也不会相信”[6]。并指出经济建设也是科学。1960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期间写的《十年总结》中指出:“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还要深刻地认识它。我们要以第二个十年时间去调查它,去研究它,从其中找出它的固有规律,以便利用这些规律为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服务”[7]。
二、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在我国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关于共同富裕问题,毛泽东提出过许多有价值的理论,但是,由于其在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问题的理想化与浪漫主义,导致理论脱离实际。他的这些理论不仅没有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到贯彻执行,反而走向反面,为后人提供许多宝贵经验教训。
第一,关于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终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这一问题,毛泽东的认识有个变化过程。1957年以前,他很重视发展生产力和经济建设,之后,由于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左”倾思想滋长,逐步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集中体现在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以阶级斗争为纲上。从1957年直至毛泽东逝世,大规模的群众运动、阶级斗争从未停息过。在2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全国人民经常处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氛围中,毛泽东并未真正做到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时期的根本任务来抓,也没有把实现共同富裕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而是频繁地变革生产关系,片面夸大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曾经说过,“并不是他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例如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就没有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办事”[8]。
篇七:请描述你心中理想的共同富裕状态怎么写
共享发展共同富裕童素娟;陈诗达【期刊名称】《浙江经济》【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2页(P30-31)【作者】童素娟;陈诗达【作者单位】浙江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浙江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
未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促进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同步性和协调性,必将有较大突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可以预见,未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促进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同步性和协调性,必将有较大突破。让全体民众共享发展成果,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幸福的中国梦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收入分配领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劳动报酬增长不对称。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总量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态势,城乡居民劳动者报酬和收入水平也呈现上升态势,但劳动者报酬增加仍存在两
个不对称: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低于经济总量增速,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二是当前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大、股市震荡等因素影响,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速放缓可能性增大,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年均增长8.5%的“十二五”规划目标难度较大。同样,随着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高风险阶段,在生产成本大幅上涨,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大等因素的影响下,实现农村居民纯收入年均增长9%的规划目标压力更大。三是不同职业群体收入差异度较大。据2010年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调查,浙江省收入分配存在“两极大,中间小”的形状。20%高收入组的个人年收入均值是20%低收入组的17倍,也就是说高收入组一年的收入相当于低收入组17年的收入。20%低收入组占有的收入仅占总收入的3.5%,而20%高收入组占有的收入达到了总收入的58.7%,出现了财富向一端聚集的现象。四是收入分配中的不公问题仍然突出。如垄断行业的高收入问题,凭借着垄断资源,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再进行高分配,一些高管的年收入在数百万元,高于其他行业人员的几十倍。部分行业和人员的灰色收入、隐性收入等也拉大了收入差距。五是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尚未根本破题。资本、管理、技术和劳动等要素如何参与分配,缺乏科学有效的标准。企业内部分配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劳动力价格还未完全由市场决定。比如在许多民营企业中,仍然由少数人掌握着工资分配权,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一些地方流于形式,劳动者缺乏分配话语权。六是政府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手段有限。最低工资、劳动市场指导价位和工资指导线调控效果有限,而作为再分配的社会保障存在高收入者普遍享受高福利高社保待遇现象,再分配在一些方面不仅没有缩小收入差距反而扩大收入差距。深化改革化解深层次矛盾改善目前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现状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需要顶层设计,从
根本性的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做起,切实解决导致收入分配失衡的深层次矛盾。理顺分配关系,调整分配结构。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政策往往有利于政府和企业而非劳动者,初次分配存在利益格局失衡现象,广大劳动者劳动收入增速落后于GDP增速的现实是导致近年来消费萎靡、制度畸形化、内需不振的最直接、最主要原因。理顺分配关系,调整分配格局,要大力提高劳动所得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特别是加快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初次分配要兼顾公平和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让居民收入跑赢GDP,真正实现还富于民,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做大分配蛋糕。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是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基础和条件。要坚持科学均衡发展,更加重视发展质量,改变发展模式,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经济年均7%左右的中速增长是理想的状态,做大分配这块蛋糕,是分好收入分配蛋糕的基础。收入分配改革必须遵循“提低、扩中、限高”的政策,“提低”,就是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快政府的转移支付、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重点是提高农民、城乡贫困居民、企业退休人员和低收入工薪劳动者的所得。“限高”,就是对高收入者收入的增长速度进行限制,对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管理层薪酬水平进行适当调控,要区分两种不同的“高”收入人群,确定非法收入和腐败收入等高收入人群为“限高”的重点对象,加大反腐力度、加大财产公开、防止逃税漏税等。“扩中”,就是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理想的状态是逐步使中等收入群体达到40%-50%。让社会上更多的人进入中等收入阶层,使中等收入阶层成为整个社会的主体,形成理想的“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加快顶层设计,规范分配秩序。实践证明,当前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不是靠市场自身调节能够完全解决的,需要有政府的干预。解决收入分配问题,需要有中央政府权威的统筹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这使得政府对收入分配制度的顶层设计必不
可少。要抓紧出台严格的、有效的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政策,加快工资立法步伐,规范分配秩序,有效遏制腐败收入、隐性收入、垄断收入等群众反应强烈的分配不公问题。要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保护合法收入。要继续净化行政审批体制,切实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要继续改革财税体制,减税让利,给劳动者增加收入。机关规范津补贴制度后,要尽快纳入正常工资序列,改变目前“一头小,一头大”,即基本工资一头小,津补贴一头大的不合理收入结构。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等原因,可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统一的地区差异补贴,并允许地方政府在一定的幅度内浮动,地区差异补贴标准不宜超过劳动报酬的1/4较为合理。实施“收入倍增”,关注民生幸福。以民富优先破题收入分配改革,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的指标应当具体化,列出时间表。首先,要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推动更高质量就业,要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优化就业环境,只有稳定就业,确保劳动者的饭碗,才是收入保障的直接来源。其次,结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加强劳动力培训。提高劳动者知识、技能素质,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创造收入上升空间。收入分配要向知识、贡献倾斜,初次分配在注重效率的同时,要创造机会公平的竞争环境。再者,要让“收入倍增”真正给城乡居民带来民生幸福,还要管好“菜篮子”,控制好通货膨胀,给老百姓一个不带水分的倍增。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完善慈善、捐助、减免税制度,支持慈善事业发挥扶贫济困的积极作用。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乡居民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人数继续增加。制度设计要体现出相对意义上的无身份差别、无地区差别、无城乡差别、无行业差别,体现合理公平的价值取向。
以控制和缩小群体间待遇差距为目标,降低社会保险职业关联度和户籍关联度,从职业保险走向国民保险,从城市保险走向城乡保险,从人人享有走向人人公平地享有。要加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保障制度改革,适度提高企业退休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和优抚对象待遇水平,积极探索农民意外伤害保障机制,农民、非正规就业者和城镇居民生育保障机制。完善土地收益分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继续加大惠农、抚农力度,加快城镇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收益,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用、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稳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保证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民利益不受侵害。
篇八:请描述你心中理想的共同富裕状态怎么写
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种理想,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共同目标。只有共同富裕了,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我们应该怎样实现共同富裕呢?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何为共同富裕?所谓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上赋予共同富裕以科学的内涵。在共同富裕这个概念中,“富裕”反映了社会对财富的拥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占有方式,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共同富裕包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的特质,从质的规定性上确定了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地位,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逐步打破了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建立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多元化分配格局,初步形成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分配制度,这使得我国的GDP等有很大的提高,使我国超越俄罗斯、日本等国,一举冲上GDP全球第二的宝座。
虽然我过的GDP这几年是年年上升,就算是在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时候还是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是我们不能回避这样的事实,在中国的绝大多数地区,在更多的平民中间,他们的生活还是很一般甚至是很窘迫的。中国毕竟是一个人口大国,绝大多数人的紧张托起了少数人的繁荣,这是不正常的。我们不能对大批的下岗职工熟视无睹,不能对大量的因为土地的减少和人口的增多而被土地抛离的农民,现在成为游民的那些人熟视无睹。作为一个国家,只要有一个人依然处于贫困状态,就不能说这个国家是富裕的。不知道这个观点是否偏激,
但是我们的实际情况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和少数人的生活比起来,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这背离了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共同富裕的宗旨。这样我们就得思考了,当时我们所说的共同富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而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采取的手段是否恰当。在改革开放之前,究竟是人民公社或者说是企业的大锅饭的制度束缚了生产力,还是因为其他的原因使得我们的国家的发展长期无法获得动力,我们应该认真反思。
要使现在这种情况发生改变,我认为,我们需要做出以下的努力:一方面必须对富裕的概念做出界定,先富裕起来的人,必须做出对社会的回报,带动其他人走向富裕之路。另一方面,对实现共荣富裕的途径,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划。纵观当前,国家的消费呈现了一个不正常的状态,那些真正的走向富裕的人,永远的无法满足自己的富裕状态,他们已经开始向西方发达国家的富人们看齐了,因此在他们没有感到自己是一个富人之前,他们是顾不上带动其他的人去致富的,自己首先都没有富裕的感觉,怎么可能去让别人有这种感觉呢。我们必须在自己的国民中提倡正确的富裕观念,并且让那些真正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好处的人感到自己的确是应该对社会做出回报了,形成这样的观念,才能够让那些先富者感觉到自己应该履行应尽的义务了。只有出现这样的局面,整个社会才会走上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中来。这样的做法绝对不是吃大户,而是在中国的人民中间提倡一种积极的社会主义道德,尤其是那些既得利益者,更应该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利益都是依附在这个社会主义的国家之上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他们还是应该为自己的切身利益做出一些贡献的。我们必须大力提倡和鼓吹这样的观念,才能够使得这个社会的风气和广大人民的生活走向积极的能够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方向。这就是新时期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途径。
篇九:请描述你心中理想的共同富裕状态怎么写
公开课记录表科目_思想品德级别市级_张吉刚__班级科目思想品德___级别市级执教人__张吉刚班级思想品德级别_张吉刚班级__301授课时间:十三_授课时间:__2010____年__11__月_24_日星期三__第__十三周第__三__节年月日星期__三十三三教材__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_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教材地位及简要内容:教材地位及简要内容:本课是初三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题内容。主要讲述两个问题:我国的分配制度与目的;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教材承接上一课我国的经济制度而来,从知识上来讲是生产结束后,进行生成成果分配这一环节的内容。本课知识的体系为如何分配、分配目的和如何创造财富,这一逻辑过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2.健全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4.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二)能力目标1.从我国多层次生产力水平、人民群众多样化物质文化需求出发,理解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必要性。2.结合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地理位置等方面的情况,体会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的道理。3.从激发社会活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角度,明确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现实意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1.认同现阶段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分配制度,自觉做到“四个尊重”。二、学生分析1.学生的问题: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为什么现实社会中还存在着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学生的问题:学生的问题学生心中会产生不理解和困惑,不能够体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学生的需要:学生渴望从课堂上了解自己国家、自己城市在共同富裕和奔小康的道路上的进程,能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够获得比文本知识更多的课外内容,老师在讲课前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让学生真正弄清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内涵、从而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二)难点:能结合我国生产力水平、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地理位置等方面的情形,体会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从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这两个方面,体会“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辩证统一性。
实验仪器或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法指导
基本上按照“读一读——议一议——辩一辩——做一做”这一过程。目的是为了学生在了解知识的同时,培养分析材料的能力。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①请大家大家回忆一下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②说说公有制经济主要表现为哪几种经济成分?③说说非公有制经济主要表现为哪几种经济成分?小结:这些具体的经济成分,面对市场,遵循同样的规则,平等竞争,犹如八仙过海,各显小结神通,组成“合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序稳步上升,今年第3季度过渡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又超日本,位居世界第2。经济学家们往往把国民收入总量比喻成“蛋糕”,GDP就是反映国民收入一个主要统计数据,经济学家又把收入分配比喻成“切蛋糕”,那么这个蛋糕该怎么切呢?①平均切可不可以?会有什么结果?能不能用史实来说明?(降低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想切多少就切多少可不可以?会有什么结果?为什么?(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劳动产品还没有极大丰富。)③既然平均切、按需切都不合适,那该怎么切呢?我们从昨天同学们做的作业中去找找答案!出示调查作业及结果:①从调查结果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人们合法收入的来源是多样化出示调查作业及结果:的)。②从同学们调查的收入来源中我们进一步来思考,人们到底凭什么得到合法收入的?(教师结合PP,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副板书进行副板书:劳动、资本、管理、技术。)进行副板书小结:由此可见,人们的收入是凭自己付出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得到的。(这就是小结切“国民收入总量”这块蛋糕的方式。)出示: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出示解读“分配制度”:解读“分配制度”①何为“按劳分配”?(以劳动者个人向社会提供劳动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为标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者不劳不得)。②为什么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这与我国的经济制度有关。出示经济制度)公有制为出示经济制度)出示经济制度(公有制的特点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获一部分人民共同所有)决定了其分配时主主体决定了要是“按劳不按资”。③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多种分配方式又指哪些方式?(点副板书总结:就是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如:劳动、资本、技术、管理都是生产要素的内容)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的。④所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我国的分配制度。
过渡:过渡:按照这样的分配制度来切蛋糕(收入分配)又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呢?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此话怎讲?(因为按这样的分配制度,那些付出更多劳动,尤其是掌握复杂劳动能力的人,掌握一定资本和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的人,就会获得相应较多的收益分配。)▲由此,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到底是什么?▲那么要让这些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我们这个社会该怎么做呢?(不管学生怎么说,都可引导到“四个尊重”)我国的这项分配制度就充分体现了“四个尊重”。。▲这对我们同学又有什么启示呢?(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努力学习,增长才干;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敢于创新、勇于实践。)②出现收入分配的差距。▲为什么?(个人的差异如劳动技能、智力水平、拥有的资金……,地区的差异,如东部地区相对西部地区有较雄厚的资金、人才、技术……,城市相对农村也是如此。)▲现在世界各国往往把基尼系数作为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之一。(0.3-0.4属于分配比较合理;0.4-0.5表明收入差距过大,超过0.5则意味着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副板副板书)2010年,我国已经达到0.48以上。▲这样的收入差距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会让一些人感到心里很不平衡,就像社会稳定;也会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妨碍经济持续发展。)适度的收入差距是保持效率的必要条件,但超过合理限度,则不仅损害公平,也破坏效率。▲而这样的收入差距也与社会主义本质不相符。解读“共同富裕”:结论:解读“共同富裕”①共同富裕等于……?为什么?(结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结论则,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②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那么这个过程又是这样的呢?(联系分配制度带来的第1个后果)点明点明这就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点明③说说为实现共同富裕,防止收入差距过大,国家采取的积极举措。(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作为“十二五”的核心议题,要依法保护合法收入,要取缔非法收入,要整顿不合理收入,要调节过高收入,要保障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如果说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是政府的责任,那么,分好这个“蛋糕”就是政府的良知。)小结:小结:这些举措的实施将有利我们实现共同富裕、会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公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现的分配制度入分配中应注意的问题先富带后富,先富带后富,共富裕路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共同富裕的内容国家如做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个人如做本经制度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课后反思
1.要为知识建立一定的结构体系,厘清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是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规定动作。这样做不但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具科学,更准确的把握各个知识点,也使我们的执教过程变得更为顺畅。比如,本课内容围绕共同富裕这一主题,分别有三块内容:现有的分配方式(制度)、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三个内容相互之间可以建立这样的关系:现在分配制度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帮助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提示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深入研究教材知识点的同时,更需要关注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为它们建立起彼此因果关系。同时老师不但要关注眼前的教学的内容,还应关注与之相关的其它知识点,比如高中的政治课本内容等。2.思想品德课要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引导。一节好的思想品德课,不但要让学生知道到理论知识,而且要在学生心中扎下思想的萌芽,行动的指针。本课中,老师可以抓住以下几个价值点:先富者带后富者体现出来的奉献精神;先富的途径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告诉我们要有诚信守法的意识;国家为我们创业提供了一切有利条件,作为我们就必须努力工作,实现心中的理想。3.课堂教学要了解目标达成度。在每节课的结束时,老师要为学生整理所学知识留有时间。比如,可以通知结构式的板书来揭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教学内容的认知,或者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头脑风暴,对所学内容进行质疑与辨析,进而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把握。
组内听课教师(签名)备课组长小结评议:
姜山镇实验中学质量管理中心制
篇十:请描述你心中理想的共同富裕状态怎么写
共同富裕与经济公正——高国希教授在上海市社联学术年会上的讲演——高国希教授在上海市社联学术年会上的讲演
贫富差距的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市场经济,通常只能解决效率问题,对于社会的公正,它无能为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地大量减少贫困,大约使4亿人摆脱了贫困。但90年代后期以来的发展情况显示,仅靠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减少贫困。为此,探讨得力的制度与政策安排,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维护社会公正,关注弱势群体,鼓励关爱与照料,减少社会排斥,降低政府运行成本,提高公共行政效率,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就成为中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关注点。
贫富差距的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现在国际经济秩序源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华盛顿共识(布雷顿森林体系),它并不带来经济公正。在一超多强的现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有着严重的不平等与贫富差距。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指出,世界上最富有的3个人的净资产超过了世界上最贫困的41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1%的最富裕人口的收入和最贫困的57%的人口收入相等,世界上5%最富裕人口的收入是最贫困的5%的人口的114倍,美国10%最富裕的2500万人收入超过全世界20亿贫困人口的总收入。1980-1996年,在美国,最富有的5%左右的人群实际收入增长了58%,而最贫困的60%左右人群的实际收入仅增长了不到4%,CEO的收入则增长了800%。这说明,市场经济,通常只能解决效率问题,它并不能解决公正问题。公正的问题要靠社会制度来保障。这也是我们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要备加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共同富裕是经济公正的最终目标
社会公正,理想的状态就是赋予人民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能力。而激活和实现这种能力的基础,首先是经济上的自由,因此,制度选择和公共政策制定,首先要考虑的是维护全体公民的权利,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发展的基础前提,就是公民在经济上的独立,也就是全体公民的富裕。
高举共同富裕和社会公正的大旗,要求我们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子,给中国人民带来最大的福祉。社会公正,理想的状态就是赋予人民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能力。而激活和实现这种能力的基础,首先是经济上的自由,因此,制度选择和公共政策制定,首先要考虑的是维护全体公民的权利,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发展的基础前提,就是公民在经济上的独立,也就是全体公民的富裕。致力于全体人民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尊重和保障全体人民追求幸福的自由和权利,努力使经济发展的成果为人民大众所分享,达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正符合我们社会主义的目标。贫困不仅仅涉及收入缺乏带来的限制,也包括缺乏享受完整的、有创造性的生活所需要的基本能力。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消除这些制约人们选择能力的束缚。
促进发展与维护公正,是政府的两个重要职能。政府是公共的权力机构,其生存的根据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扩大其能力,根据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的观点,这就是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公民权利的维护者,政府担负着公正守护人的角色。共同
富裕就是为了实现全体公民的生存与发展权利。
消除贫困与提高人的尊严密切相关。亚当·斯密说过:对于必需品,它不仅仅指维持生命所不可缺少之物,而且指由一个国家风俗决定的、作为一个体面的人(哪怕是最底层的人)所不可缺少之物。例如,严格说来,皮鞋,不是生活必需品。但是在英国的风俗确定了它是生活必需品。最穷的体面人,不管是男是女,在公众面前如果没有一双皮鞋可穿都会觉得羞耻。而收入的不平等会影响到人在社会中的不平等,正如J.加尔布雷思所说,经济为“好社会”之本。对个人自由最彻底的剥夺莫过于一贫如洗,对个人最大的损害莫过于囊中羞涩。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是落实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2002年,联合国在南非召开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地球峰会”,通过了《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声明》。作为签约国之一的我国,也庄严承诺:共同致力于建立一个崇尚人性、公平和相互关怀的全球社会,这个社会应该是一个人人都必须享有人的尊严的美好世界。
当今“信息、技术、科学构成了人类发展的基本要素,信息的获得是发展的关键”。正如控制论的发明者维纳所说,得到信息就是得到自由。这个自由就是选择的自由,取舍的自由。但“收入水平决定融入资格”。在信息时代,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的国家,它的人民如何进入电脑时代?再加上80%的网站使用英语,但全球每十人中尚不足一人说英语的严酷现实,互联网就悄无声息地、坚决地、无情地把一部分人拒之门外,他们就难以在平等的起点上竞争。经济水平决定了人的发展和人的解放的程度。100万美元在纽约可以做80次整容手术,但在不发达国家,用这笔钱购买青霉素则可以治疗470万传染病患者。正如世界银行在2000年发布的贫困调查报告指出的:贫困是一种痛苦。穷人要承受来自食物缺乏的肉体痛苦,还要承受作为社会边缘和缺乏参与机会而带来的屈辱和心理上的痛苦,以及承受被迫做出某种取舍而带来的道义上的痛苦。贫困是一种耻辱,一种当我们寻求帮助时,依赖他人,被迫承受无礼、侮辱和冷漠的感觉。这就说明,经济发展是基础。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实施计划》提出:“今日世界面临的最严重全球性挑战是消除贫穷,这是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发展经济,是消除人类贫困的唯一手段。这也是我国为什么要选择市场经济制度的根本原因。大范围的贫困人口减少是中国1979年开始改革之后所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我国改善民生的努力举世瞩目,联合国《2003年人类发展报告》提出,全球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在许多方面归因于中国经济的神奇增长和贫困人口的减少,如果没有中国的贡献,世界贫困人口反而会增加2000万人。
二、市场经济与社会转型时期的贫富差距
要使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使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节,就要求在制度设计和社会政策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共同富裕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又充满挑战和困难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公平地分配利益,促进公民的发展,建设公正合理的社会,就是政府最为关键和重要的责任。
这里涉及到经济增长、贫困和收入差距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成功地大量减少贫困,大约使4亿人摆脱了贫困(按世界银行每天消费1美元的标准)。最初的减贫,主要是
通过经济增长的方式来实现。但90年代后期以来的发展情况显示,在没有解决其它的国内市场扭曲问题的情况下,仅仅靠经济增长并不能维持减少贫困的趋势,在经济增长和减贫的同时,收入差距显著增大。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乡镇企业的出现,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使农民收入提高。据世界银行测算,我国在1978-1984年间,城乡收入比例从不到40%上升到55%,但1985年以后,城乡收入比又下降到1978年的水平。近年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拉大。现在我国有3000万城郊农民成为“三无农民”:无地、无业、无保。改变这一状况,要求市场一体化,劳动力要求与商品一样进行市场化配置,要求有自由迁徙权,为此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
目前,导致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有很多,既有个人能力不同的因素,也有机会不平等的因素,还有一些人是利用手中的权力牟取利益而暴富。在现阶段,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难以避免的。其原因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由于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二是由于人们在劳动技能、素质禀赋等方面存在差别;三是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四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只有通过市场交换才能实现,因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上会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又决定了现阶段的改革不可能实现同步富裕、同等富裕。这种合理差距的存在,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其目的是为了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和其他群众,最终达到全国各地区的普遍繁荣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对于因个人能力不同而造成的收入差距,国家可以通过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来保障困难群体的最低生活需要;对于机会不平等而造成的收入差距,可以改变制度安排,尽可能为人们创造平等竞争的机会。
当前最令人们不满的,是一些人利用公共权力牟取私利、积聚财富;还有由于双轨制差价弊端和法治不完善造成的公有资产流失和不公平竞争;由某些倾斜政策和行政性垄断造成的地区差别和行业差别、由自然地理因素造成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差别,等等。所有这些,都不能指望市场本身的发展来解决,必须由一个有权威的政府来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保障正常的秩序。从这个角度来说,公平地分配利益,促进公民的发展,建设公正合理的社会,就是政府最为关键和重要的责任。
要使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使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节,就要求在制度设计和社会政策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共同富裕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又充满挑战和困难的问题。邓小平在1990年底就提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会成为中心课题。”我们的改革发展到今天,致力于实现全体人的共同富裕,就成为中国面临的一个艰巨的任务。
三、致力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致力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需要我们高举社会公正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大旗,需要政府在保障公平竞争、公平分配的前提下,在制度安排上系统落实共同富裕的追求。
经济的增长并不必然带来幸福,只有公平的经济繁荣,协调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发展
才是通向幸福之路,而这都需要经济发展有一个正确的方向,追求安康、富足、有保障的幸福生活,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追求与梦想。
共同富裕,一个照耀大众的亮丽字眼,从亚当·斯密的“普遍富裕”到马克思的“按需分配”,从孔子的“大同”世界到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深深地影响了人类的历史与追求。
要达到富裕,就要求效率,要求市场经济。但市场并不是人类的全部生存形式,市场并不能取代人类的多方面活动。为了保护人的自由和应有的权利、平等,人们要公平地分享成就与文明。而完美地体现这一理想的,就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就是要努力使广大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必须调整增长方式,即从少数人分享型的增长转向全体人民分享增长的模式,从不公平增长模式转向公平增长模式,从不可持续发展的增长转向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我们追求的经济增长,不是在贫富分化日趋激烈的增长,而是全民共享;要使GDP的增长使大多数人的收入上升,而不只是少数人的财富上升;要使经济增长带来就业的扩大,带来教育文化的繁荣,带来社会矛盾的缓解,带来生活环境的改善。
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在目前来说,下述几个方面尤为关键。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为了追求经济效率,绝大多数国家都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正如吴敬琏教授指出的,其中有些是“好”的市场经济,因为它带来高效;有些是“坏”的市场经济,因为它提高交易费用,鼓励“寻租”,降低了经济运行的效率。我们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国际上一些国家还不承认我们是完全市场经济国家,给我们的经济贸易带来重大的影响。在加入WTO的协议中,我们承诺15年建成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市场经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入世以来,市场化程度有了空前提高,但不能忽视存在的明显差距。一些行业垄断,国家指令计划依然影响着国民经济;虽然我们在入世后评估和修改了上千条法规,使其与WTO规则相一致,但向完全按照市场规则运作的经济体制转变的进程,还远未结束。比如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在提高透明度、建立标准系统、保证非歧视性国民待遇方面,也还存在问题。同时还存在不少体制性的障碍,如城乡分割,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产权制度缺失,阻碍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资本等要素市场发育滞后,市场秩序混乱;收入分配关系不顺,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缺位,干预经济,忽视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科教文卫体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等等,都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维护社会公正
我国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是要为社会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的人由此先富起来,从而带动社会大多数共同富裕。但是,毋庸讳言,体制外的灰色收入和法制外的黑色收入,是造成差距拉大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要特别防止由过渡体制弊端和法治漏洞造成的公有资产流失和不公平竞争、由倾斜政策和行政性垄断造成的地区差别和行业差别、由财政转移支付功能缺乏导致的社会保障制度缺陷。
原来的一些美好设想,在现实中也遇到了新的挑战。比如,国有企业,曾是我们认为可
以保证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但现在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有待协调。据统计,有的省市,国企职工按劳分配这一块已有七、八年没有变动,而所有的增长都放在分红方面,亦即按照占有企业股份多少分红,而持股者多为管理高层。因此,还需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人为本,需要我们高举社会公正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大旗,需要政府在保障公平竞争、公平分配的前提下,在制度安排上系统落实共同富裕的追求。
关注弱势群体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出现了各种利益阶层。对于不同阶层提出的相互冲突的主张,政府都应保护其合法利益。既要切实保护产权,使创造财富的一切源泉充分涌流,又要切实保障低保人员的基本生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J.斯蒂格利茨指出:“当所有人的声音在权力的走廊里都能被听到的时候,政府应更加负责,更加透明。其制定的政策可能就很少会发生突然而急剧的变化。”这里就更加彰显了宪法中增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权力与权利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在行使过程中,由于具体利益上的差异,会发生不平衡,产生冲突和矛盾(有时是权力膨胀,欺压百姓;有时是权利膨胀,破坏法律)。社会应当保护公民的正当利益,哪怕相对全体社会利益而言仅仅只是一个人的利益!
关注困难群体、保护贫困阶层权益的任务仍然艰巨。我国现行的绝对贫困线标准为食物需求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占80%左右,而国际标准为60%,若按联合国每天生活费1美元为标准,则我国还有1亿人口处在贫困线下。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标准有绝对贫困和低收入贫困两个标准。2003年绝对贫困标准是年人均纯收入637元以下,低收入贫困标准是年人均纯收入在637到882元之间。2003年底,我国绝对贫困人口为2900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近6000万人,加上城市低保人口2000多万,总数仍为1.1亿。世界银行发表的《中国: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深刻分析了中国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遏制日益扩大的收入不公平和减少贫困人口。这要求制定政策,使更多的人从不断增加的经济机遇中受益。
鼓励关爱与照料
困难群众,最基本的困难就是生活困难。以人为本的目标要求消除贫困,消除社会排斥,实现社会公正,对于在市场经济中的困难群体予以关注和帮助,有情操作。在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还应制定鼓励照料劳动的政策。关爱与照料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向残疾人、儿童、病人、老人以及为生计所迫而精疲力尽的人们提供照料服务。联合国人类发展署提出:“人类发展不仅通过提高收入、教育、健康、赋权及清洁的环境来实现,而且也通过照料来实现,照料的核心在于它创造并提供人类团结。我国传统的儒家学说认为,”人的美德在于他有同情和关怀的能力。相互关怀和关心的能力,是一个公正社会和公正体制的基本要素,而中国智慧中的儒学,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关怀的伦理学。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与传统智慧承接融通,共同关注人、提升人、发展人,促进以人为本,正是文明社会的责任。
减少社会排斥,减少社会排斥,完善机制和政策
在市场不完善、仍然有垄断行业存在的情况下,在由计划到市场的转型时期,公平不仅
是再分配领域的问题,而且也是初次分配领域、生产领域中的重要问题,因为行业、甚至仅仅因为同一行业的不同部门、单位,会产生严重不合理差距的拉大。我国由原来的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了一个贫富差距超过国际警戒线的国家,差距较大的贫富分化、有失公平的利益分配过程,引起了“相对剥夺感”。自1990年代末期以来,作为衡量贫富差别程度的基尼系数,仍在以每年0.1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这都需要有适当的制度与政策予以调节。
降低政府运行成本,降低政府运行成本,提高公共行政效率
世界银行指出:“中国现行的政府间财政体制在很多地方都无法保证公共服务的充分性。”另一方面,政府运作又需要降低成本。某省人大在审议省政府财政预算时发现,省机关四个幼儿园竟有2000万元拨款,他们提出置疑——难道公务员的儿孙也要国家公共财政拨款来供养?
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确定一个人是否是中产阶层,基本上有四个方面的标准:一是职业的标准,二是收入的标准,三是消费及生活方式的标准,四是主观认同的标准。传统的社会阶层结构是顶尖底宽的金字塔结构,极少数人居于社会的上层,而绝大部分人则处于社会的下层。共同富裕,要求社会大多数成员有更多的财富,这就需要有庞大的社会中间层。有恒心者有恒产,无恒产则无恒心。要大幅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例,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劳动者的平均受教育水平,扩大基础教育年限,使全体公民都具有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培训水平,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是我们社会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的核心。
推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
通过政府公共政策为农村增收创造条件,保证收入和机遇更加合理地分配,提供给公民更多的生产性就业机会,特别是促使落后地区生产性就业机会的增长,提高农业劳动回报率,是缩小收入差距、真正走向普遍富裕相当重要的方面。
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机制,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和调整,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积极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是保障农民的发展权、维护其利益的重要步骤。今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公布,表明维护农民权益、缩小城乡差别的措施正在实施、展开。
制度建设的任务,艰巨繁重。处在探索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也正在不断完善。创造幸福安康的生活,是我们党提出的目标;其实,幸福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目标,对于个人和社会而言都是如此。经济的增长并不必然带来幸福,只有公平的经济繁荣,协调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发展才是通向幸福之路,而这都需要经济发展有一个正确的方向,追求安康、富足、有保障的幸福生活,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追求与梦想。我们有幸生活在小康的时代,全面建设小康正是我们的任务,共同富裕、社会公正必将在我们民族实现,大同,将不会永远只是理想。
讲演者小传高国希1964年生于山东利津。哲学博士,复旦大学教授,社科部副主任,中国伦理学会理事,教育部中学政治课教材审查委员会成员,耶鲁大学研究员(2001.8-2002.8)国际Journalof,Businessethics杂志编委(1997.1-1999.12)。学术志趣:道德哲学理论与流派、德性伦理学、社会公正与政府责任、公共行政伦理学,著有《走出伦理困境——麦金太尔道德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道德哲学》《行政、、伦理学》等。
高国希教授
篇十一:请描述你心中理想的共同富裕状态怎么写
浅谈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的理解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第一,用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是社会化的大生产,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私人手里,生产的目的是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这就造成了不可克服的弊病。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基本生产资料都是劳动人民的共有财产,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全体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就使国家能够运用统一的计划,协调各生产部门的关系,组织和指导整个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消除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使全社会的人力、物力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合理的使用。即使有时候由于工作指导的失误,发生了国民经济比例不协调的情况,也能够由国家自觉地进行调整,使之从新达到平衡,稳步地向前发展,避免资本主义国家那种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第二,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这是对人剥削人的旧制度的彻底革命。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在对社会产品作了各项社会扣除之后,以劳动为尺度,给劳动者分配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实现这一原则,劳动人民在也不是为地主资本家卖命,而是为自己,为社会创造美好的生活而劳动,能激发劳动群众的极大热情,促进生产发展。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实行按资分配,劳动人民创造的社会财富大多为资本家所占有。所以它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社会主义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制度,人民群众享受着广泛的民主权利。虽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民主选举,但并不代表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更民主。实际上,西方国家尽管有五光十色的民主形式,但它毕竟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只能是供资产阶级少数人享用的民主,是对劳动人民的专政。在那里,国家的真正主宰者,是各个垄断集团,大资本家及其政治代表,劳动人民谈不上有真正的民主权利。相比之下,社会主义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制度,人民群众享受着广泛的民主权利,劳动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有权管理国家,管理各项经济文化事业,国家也从法律,物质上,为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提供保障。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社会主义所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制度才是真正的民主。
第四,社会主义有着高度的精神文明,全体人民有共同的革命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公有制的建立,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都与资本主义社会有着分本的根本不同。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共同的革命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逐渐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和精神力量。作为领导阶级的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全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成为各项工作的统一指导方针,指导着人们同心同德地为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奋斗不懈。然而与此相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依然存在着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尔虞我诈的思想,人们没有共同理想和信念,腐朽文化充斥着社会,抢劫凶杀等犯罪活动猖狂,社会风气严重败坏。
二、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经过深邃的
思考,创造性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根本价值取向。理解共同富裕,应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上赋予共同富裕以科学的内涵。在共同富裕这个概念中,“富裕”反映了社会对财富的拥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占有方式,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共同富裕包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的特质,从质的规定性上确定了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地位,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
对于共同富裕的理解,除了在概念上的把握之外,还应该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对概念进行更深层的解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是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过程中,基于对剥削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少数人占有多数人的劳动成果,导致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片面、畸形的分析和批判,多次阐明“共同富裕”这样一个重要的思想。因此,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其终极意义是指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社会发展的成果归全体人民所享有。
另一方面,也不能不看到,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始终不能超出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始终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不同,共同富裕的具体要求和实现程度也不同。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提出“先富一后富一共富”的理论模式,其实质意义,就是强调共同富裕的实现必须与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程度相一致。在底子薄、人口多的基本国情基础上,试图人为地使所有的人同时富裕起来是不可能的。正确的途径只能是通过体制改革,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多数人致富,进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五句话中,“共同富裕”被置于最后的位置,所凸显的正是: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只有经过一个生产力的逐步发展及其相应的生产关系逐步变革的较长历史过程才能实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共同富裕的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新形态,邓小平指出:“我们说的社会主义是具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此,在他的著作中讲社会主义优越性时,可以理解为,就是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谈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时,首先要从生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进行考察。而共同富裕正是生产力及生产关系上对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进行的描述,基于以上考虑,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共同富裕这个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目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中的生产方式方面的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是达到“富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发现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五种依次更迭的社会制度。每一种社会制度在其初期能够适合生产力,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是进步的。后来随着生产力发展,原来的社会制度逐步成了生产力的桎梏,生产力发展缓慢停滞,成为了过时的落后的社会制度。依据这样一个客观发展过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评价社会制度是否优越、进步的首要标准或最高标准,就是看它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尽快发展。毛泽东曾指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比较,有许多优越性,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会比资本主义国家快得多。”而邓小平也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
在现实世界中,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对于生产力发展在推动力上的区别可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例,观察中国从建国到现如今经济的高速发展中看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正在逐步减弱,并且在许多方面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增长速度一般只有1%到4%。而发生经济危机时,就变成负增长。新中国成立已60年了,前30年经济年增长率为6.1%,后30年为9.8%。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制度对生产力的推动优于资本主义制度。
此外,在最近这次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西方大国的金融危机影响了实体经济,形成经济衰退,美英德日法意无一例外地连续两个季度以上经济负增长。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虽然有所下降,2008年第四季度只有6.8%,但全年依然保持9%的增长率;2009年第一季度为6.1%,第二季度就回升到7.9%,进入了快车道(我国学者普遍认为8-10%的经济年增长率,都是快
车道),全年“保八”的目标已无悬念。我国经济抵抗金融危机冲击的强大力量,同样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更有助于全人民实现富裕幸福,这是对“共同”的基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意味着生产资料、国民经济命脉主要掌握在人民和国家手中,生产是为了人民,这正是我们党所强调的“利为民所谋”。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意味着生产资料、国民经济命脉主要掌握在占人口少数的大资产阶级手中,生产是为他们谋取利润,这样的资本主义制度就无法避免劳动人民的绝对贫困化和相对贫困化,也就无法保证全人民共同享有生产力发展的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也就意味着人民享有资料的方式是以自己的劳动付出为根本依据的,同时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又解决了按劳分配在某些情况下的分配不均的问题。这样的分配制度无疑保证了社会公平的实施,也更好地体现了共同富裕所追求的全人民共同富裕的概念。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更有助于集中力量和统筹规划,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宏观把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全局的宏观调控中有着资本主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邓小平指出: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同公有制为主体密切相关的。只有生产资料、国民经济命脉掌握在国家手中,才能集中大量人力、物力,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办大事。因此,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是以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的,是从属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正因为如此,我国许多大事、重大困难,如水灾、非典、地震等,经过全国人民上下一心,顽强斗争,都能战胜克服。而这样的统筹规划使得实现共同富裕不因个人的意志改变而改变,使得共同富裕的目标通过宏观的把握而更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一定程度上说,正是体现在实现共同富裕这个目标上的。正是由于有了共同富裕的这个本质的根本目标,使得社会主义制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适应上都为实现这个目标而比其他形式的社会制度更具有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从而在生产方式上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以说,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
篇十二:请描述你心中理想的共同富裕状态怎么写
共同富裕与共同幸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共同富裕、共同幸福的认识
现,就是创立了唯物史观,提出了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一切社会变迁的终极原因不应从人们思想头脑中去寻找,而应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
马克思主义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变更中去寻找。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资本主义社会,经过社会主义社会而
论,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研究,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由物质生活的极
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这一学度贫乏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其最
说发现了人类社会始终以“共同生活”终的目标指向是“共同富裕”。这是
为基本准则,得出了人类社会必定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马
朝着“共同富裕”、“共同幸福”的克思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著作中分
发展目标前进的科学结论。
别提出了不同社会发展形态的称谓。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从研究人类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提出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揭示了人了原始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
类社会追求“共同富裕”的历史轨迹。产阶级几种社会形态。在《〈政治经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发济学批判〉序言》中他指出:“亚细
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
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本矛盾具体表现为生产社会化与生产
形态前进的几个时代。”1[1]他依据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这
生产资料所有制情况,把人类社会划一矛盾的结果必然导致生产相对过剩
分为“共同贫穷”的原始公有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剧社会的两
“贫富分化”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极分化。社会主义公有制从根本上解
“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生产资料公决资本主义自身无法解决的这一矛
有制。从而,从世界历史的宏大视野盾,公有制使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实
进一步确证了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现了权利的平等,依赖生产资料的占
同富裕”的历史发展趋势。
有而剥夺别人的劳动成为不可能,社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从研究社会会出现两极分化的基础被彻底消灭。
基本矛盾运动入手,揭示了人类社会这一转型的生产关系,不仅进一步促
“共同富裕”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恩进和解放了生产力,也使共同富裕成
格斯从通过对人类社会实践的考察,为了现实可能。
确认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基本
再次,马克思恩格斯从研究社会
矛盾的引发者和内在的动因,是社会价值观入手,揭示了人类社会“共同
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认为,在资富裕”、“共同幸福”的实践途径。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的目
标符合劳资双方所有成员的最大利
益,而且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建筑。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解
能最后解放自己;只有把劳资双方都
释,观念或理念的东西,从来都不是
从异化状态下解放出来,进而都过上抽象存在的,总是与一定社会的生产
符合人性的幸福生活,那才是真正实关系联系在一起,并由这个社会的经
现了社会主义的人道目标。所以,社济基础的性质所决定的。在私有制社
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从来都不是狭隘会里,作为价值判断主体的人,受其
的阶级价值观,而是与马克思主义价经济地位所决定而带有阶级性。社会
值观相一致,是符合人类本性和人类是划分为阶级的,每个人总是要隶属
普遍利益的价值观。
于某个阶级。不同的阶级作为不同的
主体对同一客体的主观判断的结果,(二)社会主义对共
同富裕、共同幸福的追求
往往是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或对
立的。因此,一些人关于“普世价值”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普世价值的论断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他们
从哲学上讲,所谓价值,就是指
所说的“普世价值”并不真正是“普
客体对于主体的效用或意义,是主体
世”的,而只是一部分人的价值观念。
对客体的判断,实际上就是指价值观。在阶级社会被消灭之前,只能是一部
时下人们所讲的“普世价值”,实际
分人的愿望和追求。只有在阶级被消
上指的是“普世价值”观。而价值观
灭后,才可能有真正的“普世价值”。
显然是观念或理念的范畴,属于上层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揭示和代表社
会主义本质的价值,它包含许多普世是不会有不公正的。现代社会存在不
价值的价值取向,但绝不是普世价值平等是必然的”。2[2]卢梭在这里
的并连体,它即具有广泛的包容性(自主要是批判私有制的弊端的,尽管他
由、平等、民主、和谐……),又有也指出绝对平等在任何时候、任何情
其不可替代的唯一性。
况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即使在自然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状态下也是这样。
标
和资产阶级思想家卢梭的出发
从价值论的视阈来考察什么是社点和目的不同,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把
会主义,它应该是以社会的整体发展公正放在一定的历史长河里,放在基
为自己的价值本位,这是相对于以资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进行考
本的个体占有为本质特征的资本主义察,有一点要特别强调:他们对共同
来讲的。它是在对资本主义给人类文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从来没
明带来的贫富差别的批判以及对资本有动摇过,他们曾讲过社会主义制度
主义的扬弃,它以理论、运动和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具有决定意义
形态体现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对理想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
社会的探索和对人类文明的终极追
料公有制(先是单个国家实行)的基
求。最能体现社会主义精神的就是共础上组织生产”。但与此同时,他们
同富裕。卢梭曾经说过:“按照贤明
的洛克的格言:在没有私有制的地方
又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为了实料、公有的土地、公有的工厂等进行
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也就是说,建立劳动。”3[3]这就排除了个人凭借生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共同富裕的制度基产资料所有权无偿地占有他人剩余劳
础,正如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共同富动产品的可能,从而为消灭压迫、消
裕的物质前提一样。在《政治经济学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
批判大纲》中,马克思就指出,在新裕。
社会制度中,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
3.“共同幸福”是社会主义的终
为目的。
极价值
资本主义是以资本的个体占有为
社会主义终极价值既是贯穿于
价值本位,对资本个体最大化的追求全部社会主义价值之中的价值,又是
必然导致人们富裕程度的巨大差别和统领着全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价
社会的裂变。社会主义是以社会的整值,具有较强的主导性。按照这个特
体发展为价值本位。在生产资料公有征去探寻,只有“共同幸福”才能成
制条件下,劳动人民才能从总体上保为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理由是:
持平等的经济地位、平等的社会地位
第一,人的自然属性是追求幸
和平等的人格,用列宁的话来说,“全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充分体现
体公民在同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的关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如果说实现共同
系上处于同等的地位,这就是说,全
体公民同样可以利用公有的生产资
富裕是实现这一价值观的物质层面追泉。但当它们只为少数人所享有的时
求,而共同幸福就构成建立在物质追侯,它们就只是少数人的幸福源泉。
求基础上的精神追求,所以社会主义它们之所以会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基
的终极价值实际就是共同幸福。
本价值,归根结底则是因为有了共同
第二,幸福是每一个人的终极价值追幸福这个终极价值。按照共同幸福这
求,社会主义与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个终极价值的要求,这些基本价值不
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各种文明形态之能仅仅为少数人所享有,而是应当为
间的最终区别和最大区别也正是在
全体社会成员所普遍享有。换句话说,
于:前者是主张和实践共同幸福的,如果一部分人的自由、平等、人权的
后者则在事实上是主张和实践以多数实现要以另一些人的相应权利为代价
人的痛苦和不幸换取少数人的幸福
时,它就不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基本价
的。共同幸福在这种根本区别中的终值。共同幸福既是社会主义基本价值
极性的核心地位,也证明了它是社会的母体,也是高居全部社会主义基本
主义的终极价值之所在。
价值之上的“价值统帅”。因此,所
第三,共同幸福是使公正、自由、平谓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最高价值、
等、民主、人权、博爱、和谐等等基核心价值,实际就是全体社会成员的
本价值成为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终极共同幸福
价值源泉。人们追求这些基本价值的
第四,共同幸福是处理社会主义
终极原因,在于它们一般是幸福的源基本价值内部矛盾的最高标准,也是
解决这种矛盾的最高协调者。在各种价值动力,也能够通过它的遵行者而
社会主义基本价值之间,不仅存在着成为协调解决这些价值矛盾的最高协
基本的一致性,而且也存在着某些结调者。毋庸置疑,共同幸福的这种终
构性或(和)阶段性的矛盾。如,在极性质的价值功能也证明了它确实是
普遍自由与社会平等、普遍自由与普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因而也是整个
遍民主、普遍民主与共同富裕等等社社会主义的灵魂之所在。
会主义基本价值之间,就是这样。处理这些基本价值之间的矛盾,一是必须有一个人们赖以权衡利弊和判断是非的最高标准,二是必须有一种能够推动人们按照这种标准协调解决这种矛盾的最高价值力量,即必须拥有解决这种矛盾的最高协调者,而这个最高标准和最高协调者就是共同幸福。共同幸福作为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母体所发出的最高价值命令就是:“一切服从共同幸福的需要,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共同幸福为标准”。共同幸福
(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
1.市场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原动力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此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指出,在新的社会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4[4]要摆脱贫穷,实
作为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终极
现富裕,就需要寻找能够刺激广大人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
民群众致富的原动力。我国60多年经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5[5]
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已经证明,高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特殊之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平均主义分配方
处就是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手段,
式,严重压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市场经济是
性和创造力,其结果是共同贫穷。而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是市场对
打破平均主义,最好的办法是以市场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商品经济。市
机制代替高度集中的计划机制,通过场经济是一种经济手段,本身不具有
市场办法来解决。市场机制之所以能制度属性,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就体现
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致富的动力,主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它具有
要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承强劲的利益刺激功能、灵敏的信息传
认人们具有追求物质利益的动机。早递功能、良好的经营导向功能、高效
在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不的资源配置功能,以及公正的奖优罚
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劣功能,能够通过公平竞争机制,最
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
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造性,提高效率,为经济发展提供动
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应该在
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
承认社会成员个体差别的基础上承认一种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
市场原则,各尽所能,按能分配,以的资本主义的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
实现市场公平。但是,市场经济具有穷,社会两极分化;另一种是建立在
自发性盲目性,容易引发社会不公平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社会主义的全
现象,这就需要执政党——中国共产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
党动用执政资源,利用公有制经济的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
主体地位,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弥补遍富裕。社会主义追求的富裕是公平
市场经济的不足,政府的这一角色不正义基础上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
可缺失。具有强大的宏观调控恰恰是同富裕。西方价值观以个人主义为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点,把实现最想原则,所谋求的幸福是个人的幸福,
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
而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以集体主义为思
宿,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想原则,谋求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同的
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社会富裕。社会主义有富裕,资本主义也
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应该更好地发挥计有富裕,虽然当今资本主义确实比社
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会主义富裕,但二者有着根本的区别: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保市场经资本主义的富裕是存在两极分化的富
济沿着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向发展
裕,是多数人的普遍贫穷为代价,而
如果市场是动力,那么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富裕是不存在两极分化的
就是方向。当今世界的富裕有两种:共同富裕;资本主义在一定历史阶段、
一定程度上能够解放发展生产力,但态,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实现社会
它无法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也公正,防止两极分化。这正是社会主
就永远无法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
的最大价值就是在不断发展生产力的质区别。因此,中国要的“社会主义
基础上保障全体人民过上共同富裕的市场经济”,仅仅市场经济不行,必
生活。这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两须是一种能够实现全民整体利益的、
种不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的市场经济。这是
面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出现的两我们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极分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提出的道路上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
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比资本主
同时,市场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
义更高级的一种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础反映,而社会关系作为上层建筑自
社会应该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那
然有其不同于市场关系的更多层面的
么,社会主义该怎样解决资本主义的内在要求,这就需要运用上层建筑的
市场问题?从理论来看,社会主义是手段(政府宏观调控)反作用于经济
一种以群体利益为目标,按劳动分配为根基础。因为虽然市场经济有促进人们
本的非个人获利模式,以是否对社会发实现富裕和幸福的价值取向,但市场
展有利,作为衡量标准的社会。它通过无力将其冠以“共同”的约束,这就
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需要社会主义国家的上层建筑在不破
来调整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序状
坏市场经济基本规则的前提下使富裕同时,其自身也有难以克服的缺陷。
和幸福沿着“共同”的轨道运行。
如果缺乏政府的干预,市场的不足和
3.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缺陷就会引发各种问题,如出现贫富
现共同富裕
差距。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30年前,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下,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是实现共同
师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社会主义就富裕的重要保障。
是在大力发展生产力基础上实现国家
现代经济发展,市场和政府是推
富强、人民富裕,而且这种富裕一定动经济发展两个主要力量。从它们的
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经过30年的作用看,市场更注重效率,政府更注
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重公平。要消除贫富差距,避免两极
第二位,人民总体生活水平基本实现分化的发生,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必
了小康,但是收入的差距有拉大的趋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和职能。市场
势,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当前所面经济与共同富裕的现实悖论,靠市场
临的重要的现实问题。解决这一问题自身是无法解决的,政府部门必须积
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极介入。只有政府部门充分发挥自己
一是以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为实
的职能,加速经济的发展,加强对国
现共同富裕提供重要保证
民收入分配的调节,才能克服市场的
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弊端,逐步消除贫富差距,最终实现
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
和资本主义都有政府的宏观调控,但创造的财富,通过改善民生的手段,
两者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社会主义开拓市场,避免经济危机的出现。这
政府是由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共产在资本主义那里是难以做到的。
党通过人民民主的途径而组建,资本
二是在分配领域,强调资源与市
主义政府是资产阶级利益集团在资产场的社会属性,提高其在分配过程中
阶级民主框架内政治博弈的产物,两的地位和份额,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
种政府的政治根基不同。两种政府对基本路径
社会经济都有宏观调控的作用,资本
社会主义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
主义国家的政府是维护和代表资产阶展,而资本主义进步性日趋衰落,对
级利益基础上,为解决和调控资本主社会发展的桎梏性日趋明显的条件下
义固有矛盾维持资本再生产而进行的应运而生的。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产
国家调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是代品是社会资源、生产手段和市场需求
表社会各个劳动阶级利益,实现共同三位一体的结合。在社会主义制度建
富裕而进行的国家调控。资本主义的立以前,由于生产手段的低下,生产
调控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资料所有权在社会产品分配过程中,
的调控,而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利用公居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社会主义社会
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就是在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的同时,
市场经济朝着有利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要强调资源和市场的社会属性,提高
方向运行,还可以利用公有制经济所各生产要素及劳动对象在分配过程中
的地位和份额。这种“提高”更多的在肯定关照个人能力的条件下,提倡
则是通过国家政策、法规的手段实现各尽所能,奉献社会。对社会贡献较
的。它的最终目标,是消灭私有,实大者,更多的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褒
现共同富裕。
扬,使劳动逐渐成为第一需求,使个
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接过资本人的自由发展成为全体人民自由发展
主义的接力棒,继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条件,形成社会主义的公德意识,
的发展。在社会生产能力相对较低的为共产主义创造必不可少的前提条
情况下,完全取消私有制是不利于生件。
产力提高的。但若允许所有制在社会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
产品分配中所占比例,日益侵占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部分,社会生产过程同样会受到侵蚀传统市场经济理论认为,由于资源的
和制约,其表现形式是无法克服的资稀缺性,而实行市场需求配置。但其
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因此,从这个意产品分配环节中,不是依据市场需求
义说,允许私有制存在是为了发展生配置,而是主要以生产资料的占有情
产力,抑制私有制存在,同样是为了况为依据。因此,出现贫富差距、市
解放生产力。
场萎缩、经济危机。社会主义市场经
社会主义强调个人财富的占有。济理论强调在产品分配过程中,既要
社会主义认为,个人能力首先是社会注重资源的稀缺性,更要强调资源的
关系作用于个人勤奋的结果。因此,共有性。同时认识到市场的平衡是经
济运行的稳定器、动力源,而市场主分化,消灭阶级,同样是共产党的历
体属于全社会劳动者,这就需要更全史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最广大人
面的分配手段,更多层次地平衡利益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就是实现共同富
关系,实现市场平衡,促进生产发展,裕,
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在其初级阶
1.共同富裕与共产党人的历史任
段的功能作用,就是先由市场配置资务
源,再由政府调节分配平衡市场。这
共同富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和社
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会主义追求的目标,更与共产党人的
它的理论依据是:资源为国家所有,宗旨紧密相关。毛泽东同志曾说,中
市场主体是社会消费者构成,中国共国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就是领导人民
产党代表全体劳动者,以共同富裕、推翻三座大山,“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
共同幸福为终极目标。
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
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追求共同富裕与共同幸福
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社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解放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但是,在生产发展,财富增加的前提下,避免两级
要富裕,所有农民都要富裕”。他认为,“富裕和社会主义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邓小平同志也深刻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回顾我们党90年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我们在带
领中国人民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本质要求,是发
任务的同时,在不同历史阶段根据当展社会主义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时不同的革命形势、任务和对象先后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
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的价值原则,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必
“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等一然选择和共同心愿。
系列旨在推翻旧的剥削制度,实现以
2.共同幸福与共产党人的价值理
共同富裕为核心内容的革命政策和行念
动,为此中国共产党人和党所领导的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一定是
人民军队付出了数以百万革命先烈宝体现人生价值追求的观念,对社会财
贵生命的代价。站在这个历史的高度,富的占有绝不是人生的核心追求或终
面对新的历史任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极追求。毫无疑问,幸福才是人生的
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终极追求。社会主义价值观所强调的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一定不是一部分人的幸福,而是包括
强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全体劳动者在内的共同幸福。它同共
的同时,突出强调了要坚持以人为本,同富裕一样,同为共产党人的价值理
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发展经济的出发念和执政理念。因此胡锦涛在十七大
点和归宿,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
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党自诞生之日
的成果,过上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可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
见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社会主
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历史使命。温家宝总理也指出:“我兼顾的方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
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让人民生活的更加是对共同富裕与共同幸福之间关系最
幸福,更有尊严。”
好的诠释。而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与共
应当指出共同富裕与共同幸福之同幸福,就是科学发展观所研究和实
间有着严谨的逻辑关系和辩证关系。践的核心课题。因此,通过解放生产力
首先,共同富裕是共同幸福的前提和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财富的
基础,人生的首要权利是生存权,生总量,为实现人民幸福创造必要的物
存是幸福的载体,没有共同富裕,共质基础;通过巩固和完善以公有制和
同幸福就无从谈起;其次,共同富裕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
所能满足的是人的物质方面的需求,制度,进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而共同幸福则涵盖了包括物质追求及铲除社会不公正和不公平现象,确保
其之外的政治、文化、安全及生存环人民享有基本生存权益,为实现人民
境等全方位的需求;第三,共同幸福幸福提供重要的制度前提。从这个意
是共同富裕的目标和方向,它对共同义上说,引导人民追求幸福、依靠人民
富裕起着保障、促进、约束和检验的共创幸福、实现人民共享幸福,是中国
作用。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是生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核,是中
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也是中
础矛盾运动的新的反映形式。科学发国共产党所要实现的历史任务和最终
展观所包含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统筹目标。
五、以共同富裕、共同幸福作为社会性,使真正的仁爱、和谐、大同、至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意义
公获得了现实可能。这一体现民族精
第一,对于人类进步而言,先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类的持续发展着的价值观的集大成者,它作为人类主体意识发展最高水平的重要标志,起着引导人们走向文明、摆脱蒙昧、避免倒退的价值导向作用。这一核心价值观引领了社会思潮,凝聚了社会共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具体体现。
第二,对于中华民族而言,这一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和谐”“大同”“至公”精神的契合。我国6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以及形成的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使原有的空想社会主义和传统的“等贵贱均贫富”的思想去掉了历史的局限
神的价值观能够对群体起着向内的认同、凝聚和向外的甄别、排斥的强大作用。团结海内外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华崛起而共同努力。它能够唤起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形成持续而又具强大感召力的文化软实力,从而赢得世界广泛的理解和尊重。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追寻的目标和高举的旗帜,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制定法律的法理依据,是全体公民的总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准绳。具体来说,社会核心价值观必然是国家的、社会的、民众的价值理念、价值尺度;涵盖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的所有层面;必然体现在国家的制度、方针、政策、法律的所有规范中。由于价值观是对
实践起驱动、导向和制约作用的精神确立了一个新的定位点,以确保今后因素,因此某种先进的价值观一旦形的发展能够实现着眼全体人民并惠及成就会成为群众实践的精神动力,成子孙后代。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四,对执政党和政府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政府掌握方向,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群众满意不满意”尺度的简约化、明了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总体规划和主体框架。总之,中国共产党60多年的执政经验,尤其是32年领导改革开放的经验都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检验和审视党和政府各项政策是否正确的第一标准和尺度。
第五,核心价值观中所提到的两个“共同”不仅包括当代的全体劳动人民,还应当包括子孙后代,这就为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在价值观方面
篇十三:请描述你心中理想的共同富裕状态怎么写
另一方面政府要引导先富的人的思想让他们明白只有他们帮助了贫困的人一起致富他们才能更富裕没有一开始全部人民的支持他们也不可能先富起来要让他们实心踏地的帮助贫困的人致富我们也才能达到真正的共同富裕浅谈共同富裕
富裕这个话题,长久以来都是人们热衷的一个话题。在目前我国的发展阶段来看,富裕是一个很重要话题,尤其是共同富裕。在我国现阶段,稳步推进共同富裕,有效遏制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着力缩小贫富差距幅度,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什么是共同富裕
所谓共同富裕,是共同和富裕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它们并不是对立的。“共同”用以说明富裕实现的范围,它是相对于私有制所导致的两极分化现象而言的;而“富裕”是用来表征生活丰裕的程度,它是相对于贫穷而言的。共同富裕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之上的普遍富裕。
共同富裕虽然是普遍的富裕,但它不能靠把现有财富平均分配来实现,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作为一个社会公平的范畴,共同富裕绝不可能是全体社会成员在财富占有上的绝对平均,而是在生活普遍富裕基础上的有差别的富裕。也就是说社会成员因其素质的不同、对社会贡献的不同,在财富占有的多寡上也必然不一样。事实上,也只有承认富裕程度上的差别性,才能调动人民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才能为高层次的富裕提供示范。如果是没有差别的富裕,也就没有人民群众追求更富裕生活的积极性,就不会有全体人民高层次的普遍富裕。
2.共同富裕的内容
共同富裕并不仅仅是物质生活上的富裕,它也包括了精神生活的富裕。物质生活的满足是共同富裕的基础,它也是共同富裕的最重要的内容。然而,仅有物质生活的富裕,这种富裕是不符合现代文明的。因此,共同富裕必须要包括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既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共同富裕的主要内容。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是有一定的关系的。首先,物质生活是人类生活的基础,也是共同富裕的基础。人们精神生活的充实、社会生活的协调都必须建立在物质生活的富裕上,如果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所谓的道德、理想当然也就难以得到发展。“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生活富裕了,人才会去追求精神生活的发展。邓小平说:“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
物质生活虽然是基础,但物质生活并不是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人民生活的改善并不单指物质生活的改善,而是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各方面生活都要全面提高的问题。其实,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裕以后,精神生活就将成为决定人们富裕和幸福程度的一个关键因素。一方面,物质生活的富裕必须有赖于精神生活的指导才能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利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拥有闲暇时间将成为富裕生活的一个显著标志,如果没有精神生活作为依托,闲暇时间不仅无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相反可能成为滋生社会问题的温床。
精神富裕的价值,不止是它和物质富裕是互相联系、制约的,而且社会主义
精神富裕是社会主义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谈到一国的综合国力时,通常主要指该国政治、经济、科技等实力的总和。但目前社会的发展日益说明,一国的精神凝聚力也应当是其国力的重要组成因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精神力量不行,在一个前进的时代,必须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对于一个发展的民族,必须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
3.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
共同富裕对于我国现阶段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有很重要的意义。针对我国当前存在的贫富差距拉大、地区发展不协调等问题,遵循共同富裕原则,可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切实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正确处理各种社会问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富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长期任务和迫切需要。
当前,我国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机遇与挑战同时并存。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坚持共同富裕原则,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和紧迫任务。
总的来看,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更加突出,缩小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特别是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触及到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以及各类严重犯罪活动也给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了严重影响等等。这就凸显了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共同富裕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只有使全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一起共同富裕起来,这些问题才能得到好的解决。
4.达到共同富裕的途径
要想达到共同富裕,就必须要有合适的途径和方法。首先,要达到共同富裕就应该注重公平公正,人们只有在一个公平公正的良好环境里,才能安心的靠自己的努力刻苦来发展经济,到达富裕的标准。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市场改革还不够完善,所以还存在着许多不公正不公平的情况,这些都阻碍了我们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想达到共同富裕就必须着重解决公正公平的问题。
其次,是要明确共同富裕是一个从部分富裕到整体富裕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逐步实现,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突然一下就实现整体的共同富裕。在这里,“逐步”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纵向看,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客观的物质积累的过程,这就需要分步骤的有秩序的进行。二是从某一历史发展阶段的横断面看,我们应该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帮助和带动更多乃至全国各族人民富裕起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手段。
最后,要达到共同富裕就得保证有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社会稳定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不注重社会稳定,而只是一味的发展经济,一定会带来很多负面问题,到最后也必将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结果仍然还是达不到共同富裕。要维持社会稳定,就得注重经济发展的平衡,不能让贫富差距过大,尽量避免贫富两极化。这样才能尽量减少社会矛盾,维持住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5.共同富裕所面对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走向共同富裕是我们坚定的目标,但在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没有解决好,就会阻碍全国人民的富裕之路。
第一,目前过多的人只是注重物质生活的富裕,而忽略了精神生活的富裕,导致了人们思想空虚,缺乏道德信仰,造成了人们更加过分的追求物质富裕,有些人甚至不择手段的去追求物质金钱。这样就会使社会风气变差,人人都只为利益而活,人与人之间变的冷漠,出现了很多违反道德法律的造假﹑犯罪等等情况,使得人们生活环境变差。对于这个问题,必须强化发展面向大众的精神文明,加强发展积极向上的道德文化,以好的精神和文化来影响人们,使人们内心有所寄托和有所宽慰,这样才能让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同时富裕起来,达到与物质生活富裕相匹配的水平。
第二,现阶段过多的人求富裕的心态不正,很多人往往都是急于求成的,都想着自己一夜之间暴富以达到富裕状态。但是,他们忽略了富裕其实是一个循循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把共同富裕界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标时,并不意味着将来有一天实现了共同富裕,人类就不用再前进、社会就会至此停滞了。真正的共同富裕并不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细枝末节上的描述,而是对社会主义公平和理想的一种形象概括。要明白共同富裕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充实新内容的动态过程,是一个从贫穷到富裕再到高层次富裕的过程富裕。我们今天所谓的共同富裕只是相对于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普遍贫穷而言的,它只是个过程,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终极目标。要让广大人民明白这一点,才能使现在社会的发展不会过于“急躁”,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平稳扎实的发展下去。
第三,关于共同富裕的途径问题,本意是先让部分的人先富起来,再让先富的人来带动其他的人一起致富。但是,目前却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人不愿帮助贫穷的人和地区富起来,这就导致了地区性的不平衡问题,使得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拉大,会使富的地方更富,穷的地方更穷。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必须由政府协调各个区域的平衡发展,政府要多扶持落后的地区,并要要求发达地区给予其必要的帮助;另一方面,政府要引导先富的人的思想,让他们明白只有他们帮助了贫困的人一起致富,他们才能更富裕,没有一开始全部人民的支持,他们也不可能先富起来,要让他们实心踏地的帮助贫困的人致富,我们也才能达到真正的共同富裕。
总之,达到共同富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目前有很多阻碍和很多问题,但我们有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这是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人类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部追求富裕的历史。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坚持不懈的追求共同富裕,使我们的社会尽可能达到真正的和谐,使我们的人民得到真正的幸福生活。
推荐访问:请描述你心中理想的共同富裕状态怎么写 共同富裕 描述 心中